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火花塞是发动机的心脏。
当爱车出现加速抖动、高速抖动、驾驶无力等情况的时候,有可能是火花塞使用时间较久、到需要更换时间、MMT污染、电极损耗导致点火不好,这种时候就是火花塞需要更换的时候。
去汽修店、4s店换了火花塞,但是换后,车主发现,怠速不稳、间歇性抖动、游车、颤抖,甚至还有排气管的噗噗声,于是车主的第一判断是火花塞有问题,但,大约95%以上的可能性,不是火花塞的问题。
百度搜索关键字“换火花塞后怠速抖动”或“更换火花塞后怠速不稳”,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很常见,而且此问题仅在热车状态怠速时出现,车辆运行时不出现。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先判断是否是火花塞本身的问题。
火花塞问题或故障时,会造成发动机一直抖动,特别是车辆跑起来会抖动,加速会抖动。通常来说,只要跑起来没有抖动,不是火花塞问题,原地踩油门也是同样可以测试的。
那么,换火花塞后怠速抖动是个什么鬼?
更换火花塞后,由于点火性能改变,导致怠速时发动机功率改变、空燃比“被”不正确、车况性能改变,行车电脑ECU需要自学习调整。
火花塞有不同的材质和分类,比如镍合金火花塞、铂金火花塞、铱金火花塞、双铱金火花塞等。在点火性能上,镍合金性能<铱金性能,因为铱金尖端放电,点火快,这很好理解。那如果用的很旧了呢?是旧镍合金火花塞<旧铱金火花塞<新镍合金火花塞<新铱金火花塞。为了便于理解,我粗略的用80<83<85<88来表示,从80到85、从83到88、都有性能的提升,特别是从80到88。
从旧火花塞换到新火花塞时,有的车主感觉比较敏锐,感觉到油门变轻,加速变快,性能有改变,有的车主感觉不敏锐,就没觉得有改变。就算换火花塞的性能变化再小,汽车的各种传感器、行车电脑ECU,也是可以计算出变化的。
例如,使用电脑解码仪记录 起亚赛拉图1.8L,使用某旧火花塞时,热车空挡怠速740转,并大约正负5转上下跳动,如下图,是一条相对平稳的曲线。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如下图所示,更换某点火能力强的新铱金火花塞后,热车空挡怠速720转,并大约正负10转上下跳动,与上图相比,就是一条跳动【幅度更大】的曲线。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我们特别可以注意到曲线中的那些尖角。尖角越尖,幅度越大,转速变化就越快,人感受到的抖动就越明显。
此时,由于怠速转速平均变低20转,转速跳动幅度变大,主驾位置能感觉到似乎抖动大了一点,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怠速不稳。
汽车是一套完整的反馈系统,触动发动机的心脏——火花塞,一定会造成其他一连串的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更换火花塞后,燃烧情况立刻改变,发动机扭矩会立刻增大那么一点,运转变得有力那么一点。
在热车条件下,汽车进入闭环控制,火花塞点火变好,燃烧变好,排气门排出的废气中含有的氧气就少一点,氧传感器检测到氧气变少,变成信号告诉汽车的大脑——行车电脑ECU。
行车电脑ECU判断认为空燃比变浓了,于是指挥喷油嘴喷射少一点的汽油,也指挥发动机降低一点转速,比如5转至100转(发动机负荷高时转速上调、负荷低时转速下调的原理),当然,转速变低了,也会容易使发动机产生共振,想想乘坐大公交车时候的感受就明白了,因为公交车的怠速转速一般在500-600。
根据不同的车辆预设的程序和数值范围不同,以上变化和控制过程不是每辆车一定出现,但大多数车辆这种闭环控制是存在的。
部分车辆会立刻在热车状态下,发动机进入闭环控制,发生怠速间隔抖动的症状,属于更换火花塞后的正常反应,通常是以下若干原因,较常见的是原因1和2同时导致:
1、 节气门(或怠速马达)过脏,造成进气量失准或卡滞。
为了让汽油充分燃烧,需要进入更多的空气,节气门(或怠速马达)及进气道的油污或积炭过多,空气通道截面积发生变化,使得控制单元无法精确控制怠速进气量,比如3%开度嫌小,4%开度嫌大,进气量失准,造成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使燃烧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变化。节气门(或怠速马达)长期在同一个位置工作,怠速降低进气量变小时,油污灰尘会卡住节气门或怠速马达(反之亦然)。节气门的脏污积累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缓慢的过程是你感觉不到的,期间电脑会逐渐自动调整。但由于突然更换了火花塞,燃烧效率突然提高了,节气门无法准确计算开度或调节不利索,就像人的咽喉被异物堵塞,此时需清洗节气门(或怠速马达)并用电脑解码仪进行节气门初始化。通常节气门2万公里后,就变的比较脏,需要视实际情况,适时清理。就像家用电风扇,转了几百小时,扇叶不可能没有脏的。厨房烧了半年的饭菜,墙上不可能没有油烟。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2、 车辆正在进行怠速自学习调整匹配。
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动力大了,喷油减少了,但进气可能过多或不精确。车辆正在自学习,进行怠速调整匹配,不同的车辆,传感器、ECU软件程序不一样,通常需等待1公里至50公里不等,发动机会自动调节完毕。
发动机没有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调整和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短期的热车怠速抖动对发动机无害,机油的润滑作用已经到位,这和你轻点了一下油门一个道理,只是人的感受不佳。如果节气门超过1万公里没有清洁,一般会过脏,有可能节气门自我调节无法完成,强烈建议清洁节气门,并用电脑解码仪进行怠速初始化、怠速自学习操作。多数车辆也可以使用断电瓶复位,强制初始化操作。较老的非电喷车型也可以尝试使用电脑解码仪进行怠速调高操作。
还是没理解吗?举栗子。
发动机工作是进空气和进汽油燃料,然后同时燃烧的过程,理论空燃比是14.7:1,也就说,理论上14.7份的空气和1份汽油燃料正好燃烧完全,汽车行车电脑进入闭环控制后,根据车辆各种传感器的反馈数据,在多数工况下,修正发动机进空气和进汽油燃料的,尽量朝这个方向工作(怠速喷油偏浓等工况此处不讨论)。
为什么车换新火花塞后怠速不稳、间隔型怠速抖动、排气管噗噗响?-有驾
就像洗热水澡,冷水和热水,就像汽车的进气和进油,假设我们规定,需要40℃的水温,原本已经调节好了,稳定在了40℃的水温,这时,突然水压变大了,导致变成了41℃的水温,并且出水的速度也变快了,我们为了调回原来的40℃的水温和原来的出水速度,就会同时调节红色的热水阀和绿色的冷水阀,如果阀因为时间长有点生锈,灵敏度变得不高,温水就会出现41℃、39℃、40℃、41℃、39℃、40℃……并且出水的速度也会忽大忽小。经过若干次调节后,才会准确。
如何加快怠速自学习?
a、原地自学习。
自动挡挂P档,手动挡挂空挡并拉手刹,需要车辆为热车状态,需要水温达70-80度及以上。
原地平稳轻踩油门踏板,转速达2000-2500转/分,保持5秒左右,再快速松掉油门踏板,观察转速指针回落到怠速的过程是否平滑没有跳动,重复本过程操作3次,如果指针有跳动,多重复2次。
b、行车自学习。
多跑,尤为重要。
3、 功率修正补偿,自动补油。
假如:原先热车怠速700转,现在更换点火性能强的火花塞后,热车怠速减少至680转,发动机此时转速过低,功率下降,达到预警值,预设程序担心发动机即将停转熄火,所以立刻多喷一点油,功率修正补偿,自动补油,就瞬间多了几十转,比如升到710转。这种发动机自动补油导致转速高低的变化,形成了怠速间隔抖动,例如 720转、700转、705转、680转、740转、735转、700转、710转、680转、750转.......
如果车辆仪表有瞬间油耗显示,会发现瞬间油耗会突然跳高,例如:0.8L/H变成0.9L/H,就验证了这点。
如何验证是以上3条原因造成热车时怠速不稳呢?
开大灯,通常会让怠速升高约10转;开空调,通常会让怠速升高约50-200转;这样做就可以远离发生怠速抖动的低转速区间,发动机恢复到略高的转速,这时候的较高怠速,在行车电脑ECU中是存储有匹配数据的,不需要调节或很容易调节完毕,于是抖动消除。也可以理解为怠速过低造成这种怠速不稳。
而那些没有发生怠速不稳的车辆,或者是因为怠速没有降低,或者是因为原本怠速默认值较高、降低有限,或者因为是各种数据还在调节范围内,行车电脑ECU在很短时间内已经调节完毕并记住了新的工作模式。
4、 另外,进气门过脏、空滤过脏、三元催化堵塞、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喷油嘴堵塞、拆装火花塞时忘记插回相关管线、缸线破损等也会造成怠速抖动。
什么车容易出现换火花塞后怠速抖动?
福克斯车型、部分日产车型、丰田普拉多车型、部分大众车型、奇瑞部分车型、长安部分车型、大部分缸内直喷车型,特别是在国内行驶超过5000公里的非新车。
另外,改装发动机,无论是提高性能(例如改装进气、排气),还是降低性能(例如汽油改天然气),都会因为以上原因,有可能使得发动机的怠速不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