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社交平台上流行起一类广受追捧的文案:
“你现在能过得这么自在,全靠你妈妈当年没有陷入恋爱脑。”
视频画面通常是这样的:
小公主或小少爷,舒舒服服坐在迈巴赫、劳斯莱斯里;
镜头另一边,妈妈在拍摄,画面里不经意间露出LV、香奈儿等大牌包包;
再切到爸爸开车的背影,或妈妈白皙修长的美腿、满手金光闪闪的首饰。
除了豪车版,还有豪宅版:
“幸亏你妈当时没有恋爱脑,你才一出生就住进了别墅。”
孩子在大泳池边、落地窗前、独栋豪宅里玩耍的画面,被剪辑成所谓的“人生赢家模板”。
甚至有些女生为了博眼球,还拍下自己和有钱老公的强烈反差照,用身材和年龄差制造冲击。
评论区里几乎一边倒的羡慕和追捧:
“朋友劝我去找大款,其实应该劝大款找我。”
“想走捷径,才发现人山人海。”
“以前:说攀附大款丢人;现在:如何才能傍到大款?”
“我要的是爱马仕,不是‘宝宝你有没有事’。”
过去叫傍大款,现在被包装成人间清醒;过去称作痴情,现在则成了“恋爱脑”。
02
你会发现,许多原本被视作“不正三观”的东西,如今却被堂而皇之当作真理。
短视频平台上点赞几十万的内容,放在以前,多少都会被批评:
“有人说我拜金,我哭了,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人懂我。
我不仅爱钱,还想坐享其成,谁给我花钱我就最爱谁。”
“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男人,明知道你花他钱还心甘情愿给你钱。”
“别撩我,我贪财。今天精华用完了,明天手机该换,后天又看上大金镯子。”
而这些视频的评论区,则是另一幅景象:
男人晒豪车、晒存款,直接喊话想“养个小女友”;
女人要么晒自拍求包养,要么排队等好运,盼望遇到愿意大方花钱的金主。
在这种氛围里,男人只要有钱,外貌、年龄、脾气缺陷都不算问题;
女人只要嫁得好,就能被视为“聪明”而非“依附”。
所谓爱情被抛弃,青梅竹马、校园恋情若对方没钱,就会被扣上“恋爱脑”的帽子。
可这种风气真的没问题吗?
女生只要找到金主,人生就能一劳永逸、幸福一辈子吗?
03
前几天看到一个离谱的帖子。
一名女生在网上晒出聊天记录,疑惑地问:
《男朋友这句话什么意思》。
她告诉男友:“刚上完瑜伽课,回家睡觉了。”
男友却回她:“成外五县瑜伽裤了。”
评论区全在劝分,她却弱弱解释:“他送了奔驰,说两句就算了。”
“外五县瑜伽裤”是什么?这是网络上最污名化的标签之一。
指小地方里爱穿瑜伽裤的女生,看似精致,实则被贴上“嫌贫爱富、捞女”的恶毒印象。
仅仅因为去上一节瑜伽课,男友就能用这种带侮辱意味的词语攻击她。
而她,却不敢生气,因为他送了豪车。
可想而知,那些在婚姻或亲密关系里依赖对方经济的女性,还能有多少话语权?
太多声音在耳边轻声细语:
“姑娘们,别太辛苦,找个有钱人嫁了,早点生娃,享清福吧。”
但正如波伏娃所说:
“男人的幸运在于,无论小时候还是成年,都得走一条艰辛的路,而那条路最可靠;
女人的不幸在于,被诱惑包围,不被要求向上,反而被鼓励下坠。
等她意识到自己被骗,已为时过晚,力量早已耗尽。”
当一个女人把人生寄托在别人的财富上时,她早已成了金丝笼里的折翼鸟。
04
而那些没有屈服下坠、凭自己拼搏的女生,又过得怎样?
有人晒出在拉斯维加斯看演出的影片,实现了年初立下的目标。
她的起点无比艰难:农村出身,常常挨饿,曾被年长男性引诱,却始终不妥协;
原生家庭没给过温暖,她没有因此沉溺在关系里寻爱,而是选择自我成长。
她拼命考大学、打工赚学费、独自全国各地摆摊、后来开公司、办青旅,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从农村到武汉、再到深圳,直至美国,环游世界成了现实。
正如《皮囊》里的一句话:
“撑不下去时,也想找座山靠一靠,可发现有的山满是荆棘,有的山藏着野兽。
所以,你只能成为自己的那座山。”
别妄想着把人生难题丢给别人。
逃避未完成的功课,终将以更沉重的方式回到你面前。
那些看似馈赠的礼物,其实早就暗暗标好代价。
当女性凭实力得到财富与地位时,她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尊重。
别人乘邮轮抵达,而你划着小舟也敢闯入大海,这份勇气本身就值得骄傲。
所以啊,别做金丝笼里的雀鸟,做那自由的鸟儿,飞向属于你的山。
不要迷信掌心的纹路,而要相信紧握的拳头。
共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