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集体低开!特斯拉暴跌 4%,穆迪降级 + 财报雷双重暴击?

5 月 19 日,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 道指跌 0.64%,纳指跌 1.42%,标普 500 跌 1.02%。特斯拉(TSLA)开盘即遭抛售,股价一度暴跌 4.3%,创近三个月最大跌幅,市值蒸发超 450 亿美元。这一 "双杀" 局面背后,既有穆迪降级引发的市场恐慌,更暴露出特斯拉自身的结构性危机 ——Q1 营收同比下滑 9.2%、交付量骤降 13%,叠加 Cybertruck 一年贬值 34.6% 的重磅利空,投资者信心遭遇 "断崖式崩塌"。

一、信用危机:穆迪降级掀起惊涛骇浪

(一)主权评级下调的 "蝴蝶效应"

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从 AAA 降至 Aa1,成为继惠誉后第二家下调美国评级的国际机构。这一决策直接冲击美国国债市场: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跳升 1.51% 至 4.51%,30 年期收益率突破 4.99%。恐慌情绪迅速传导至股市,三大期指开盘即重挫超 0.7%,科技股首当其冲 —— 英伟达、台积电跌超 2%,Meta、亚马逊跌近 2%。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元指数跌破 101 关口,市场对美国经济 "硬着陆" 的担忧达到顶点。

美股集体低开!特斯拉暴跌 4%,穆迪降级 + 财报雷双重暴击?-有驾

(二)财政赤字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评级下调的根源在于美国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联邦政府债务突破 36 万亿美元,2025 财年上半年赤字达 1.3 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第二高。穆迪警告,若《减税与就业法案》延长,未来 10 年赤字将再增 4 万亿美元,债务占 GDP 比重将升至 134%。这种 "寅吃卯粮" 的财政模式,正动摇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 —— 现货黄金开盘直线飙升 1.2%,突破 3239.5 美元 / 盎司,成为最大赢家。

二、特斯拉困局:交付量暴跌与产品贬值共振

(一)财报数据的 "全面溃败"

特斯拉 Q1 财报堪称 "灾难级":营收 193.35 亿美元同比下滑 9.2%,净利润暴跌 70.11% 至 4.2 亿美元,若剔除 5.95 亿美元碳积分收入,实际已陷入亏损。核心业务汽车营收同比下降 20%,毛利率降至 12.5% 的历史低位。更致命的是,Model Y 改款未能扭转颓势,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 13% 至 33.67 万辆,Cybertruck 交付量腰斩至 6406 辆,且因不锈钢车身缺陷召回超 4.6 万辆。

美股集体低开!特斯拉暴跌 4%,穆迪降级 + 财报雷双重暴击?-有驾

(二)产品贬值的 "恶性循环"

特斯拉引以为傲的品牌溢价正在消失。以 Cybertruck 为例,一辆行驶仅 9656 公里的 2024 款车型,置换估价从 10 万美元暴跌至 6.54 万美元,一年贬值率高达 34.6%。这种 "断崖式贬值" 直接打击消费者信心,导致库存积压严重 ——Cybertruck 连续数月无人问津,迫使特斯拉推出 "预关税价格" 促销,但收效甚微。更糟糕的是,竞争对手正加速蚕食市场份额:比亚迪海豹 06 在欧洲上市首月销量破万,小鹏 G9 改款订单量超特斯拉 Model S。

三、市场博弈:机构抛售与散户抄底的 "角力场"

(一)机构投资者的 "用脚投票"

富国银行、景顺等资管巨头在 Q1 已提前减持特斯拉。富国银行将其持仓比例从 2.1% 降至 1.8%,并在 13F 报告中直言 "对特斯拉的增长前景持谨慎态度"。这种态度在股价上得到印证:特斯拉开盘后遭抛售,成交量激增 175%,机构卖单占比超 68%。技术面上,特斯拉 RSI 指标跌破 30 进入超卖区域,但 MACD 死叉形态显示下跌动能仍未衰竭。

美股集体低开!特斯拉暴跌 4%,穆迪降级 + 财报雷双重暴击?-有驾

(二)散户投资者的 "逆向操作"

与机构形成鲜明对比,散户通过 Robinhood 等平台大举买入特斯拉。东方财富数据显示,Q1 个人投资者对特斯拉的持仓比例上升 5.2%,部分投资者认为 "股价已反映所有利空"。这种 "机构卖、散户买" 的博弈,导致特斯拉盘中剧烈震荡 —— 最低触及 333.38 美元后,一度反弹至 338.74 美元,但最终收跌 3.87%。

四、行业变局:AI 竞争与政策风险的 "双重挑战"

(一)AI 投入的 "无底洞"

为应对竞争,特斯拉在 AI 领域的投入已达 50 亿美元,但尚未形成显著收益。其自动驾驶系统 FSD 的订阅率仅 12%,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25%。更尴尬的是,英伟达 H200 芯片订单排至 2026 年,而特斯拉 Dojo 超算的训练效率仍落后英伟达 30%。这种 "高投入、低产出" 的模式,正在消耗特斯拉的现金流 ——Q1 自由现金流转负 25 亿美元,资本支出却同比增加 34%。

美股集体低开!特斯拉暴跌 4%,穆迪降级 + 财报雷双重暴击?-有驾

(二)政策风险的 "紧箍咒"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成为新的 "黑天鹅"。特朗普政府计划将进口电动车关税从 25% 提高至 35%,若实施,特斯拉在美售价将再涨 1.2 万美元,直接削弱其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要求特斯拉开放充电网络,这可能导致其能源业务利润率下降 3-5 个百分点。

科技股的 "信任危机"

特斯拉的暴跌,本质是市场对科技股 "故事性" 的信任崩塌。当穆迪降级揭开美国财政的伤疤,当特斯拉财报暴露增长的乏力,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科技股的估值逻辑 —— 究竟是为未来的可能性定价,还是为当前的确定性买单?正如富国银行首席投资官所言:"我们不再为马斯克的梦想买单,而是为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定价。" 在这个算力即权力、数据即货币的时代,特斯拉能否在 AI 竞赛中破局,将决定其能否走出 "信任危机" 的泥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