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主角是斯巴鲁。
一说到斯巴鲁,大伙儿脑子里可能立马就会蹦出几个词: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拉力赛、性能车。
这个牌子给人的感觉一直有点“倔”,认准了自己那套技术就一条道走到黑,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才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可就是这么一个“传统派”,最近却干了件让人感觉有点“分裂”的事。
他们发布了预告,说要在车展上同时拿出两台高性能的STI概念车,一台是咱们熟悉的烧汽油的,另一台,居然是纯电动的。
这操作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斯巴鲁这是要干嘛?
是想两边都不得罪,还是说在新能源的大浪潮面前,连这个“倔老头”也开始感到迷茫了?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事背后的门道。
首先得把时间地点给说清楚了,这事发生在2023年10月底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上。
这个展览以前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京车展,现在换了个新名字,听起来更高级,意思是不光要展示汽车,还要探讨未来人怎么出行的问题。
斯巴鲁选择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布这两台车,显然是想向全世界秀一下自己的肌肉和想法。
咱们先来看看这两位“主角”长什么样。
那台纯电动的概念车,官方管它叫“Performance-E STI concept”,从那张不太清楚的预告图里,咱们能看出它的样子非常科幻,攻击性十足。
车头盖板上的线条像刀刻的一样,两边的大灯被设计成了两条又细又长的光带,瞅着就特别不好惹。
最吸引眼球的,是它那个金色的轮圈,那可不是普通的装饰罩,而是一种叫“涡轮风扇”的装置。
这东西听着玄乎,其实原理不复杂。
说白了,它就像在轮圈上装了个小风扇,车子高速跑起来的时候,这个“风扇”能把周围的空气理顺,减少空气的阻力,让车跑得更快。
同时,它还能把冷空气往刹车盘上吹,帮助刹车降温,这对于一台高性能车来说至关重要。
这种设计一般都用在专业的赛车上,斯巴鲁把它搬到概念车上,就是想告诉大家:别以为我造电车就是为了环保代步,我的电动车,骨子里照样是台性能猛兽。
再看另一台烧油的概念车,代号“Performance-B STI concept”。
跟那个充满未来感的电动兄弟比,这位就显得亲切多了,它的整个身形轮廓,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斯巴鲁当家的性能轿车WRX的影子。
最经典的设计,就是发动机盖上那个大大的进气口,那个“大鼻孔”可不是样子货,它的作用就跟人的鼻子一样,是用来大口吸气的。
只不过它吸的是冷空气,然后把这些冷空气灌进发动机的“肺”里,帮助发动机更好地工作,爆发出更强的动力。
车头下面两侧也开了大口子,同样是为了让空气流动更顺畅。
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对喜欢日本性能车的车迷来说,简直就是一波“回忆杀”。
动力方面,大家猜都不用猜,肯定还是那台经典的2.4T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发动机,再配上斯巴鲁看家的全时四驱系统。
这两台车,不管用油还是用电,都涂上了斯巴鲁标志性的蓝色车漆,再用红色的线条和粉色的STI标志做点缀,好像在宣告:无论时代怎么变,我还是那个赛道上最靓的仔。
看到这里,很多人心里的问号就更大了。
斯巴鲁为什么要一边坚守着燃油车的阵地,一边又去尝试纯电动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像斯巴鲁这样的传统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行业大变革时期的一种普遍焦虑,而这种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咱们中国汽车市场带来的。
放眼全世界,要说哪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最快、最火,那毫无疑问就是我们中国。
当斯巴鲁还在用一台概念车小心翼翼地试探电动化方向的时候,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比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等,早就已经把各种各样的新能源车铺满了大街小巷,甚至开始出口到国外,去和那些老牌车企掰手腕了。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让大家对电动车自燃的担心少了很多;蔚来的换电站,几分钟就能让车子满血复活,解决了充电慢的难题;还有华为跟各大车企合作推出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让开车变得像玩智能手机一样方便有趣。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光是2023年,中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就占到了全世界总量的六成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这条全新的赛道上,游戏规则已经不是过去那帮老牌巨头说了算了,我们中国车企已经掌握了相当大的话语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回头看斯巴鲁,你就能理解它的处境了。
它们在燃油车时代引以为傲的那些技术,比如发动机的调校、变速箱的匹配,这些需要几十年经验积累的“祖传手艺”,到了电动车时代,突然一下子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电动车的核心是“三电”,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再加上智能化系统。
这就像一个练了一辈子绝世剑法的武林高手,突然发现江湖上大家都开始用枪了,你剑法再好,也快不过人家的子弹。
所以,斯巴鲁非常纠结。
它不敢像咱们国内的一些新势力车企那样,彻底放弃燃油车,一头扎进电动化的浪潮里。
因为斯巴鲁的背后,还有一大群非常忠实的燃油车粉丝,这些人爱的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启动时那独特的“咕噜咕噜”声,和那种纯粹的机械操控感。
如果斯巴鲁彻底不造燃油车了,就等于亲手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会伤了这批老粉丝的心。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斯巴鲁现在这种“两手抓”的策略。
推出那台跟WRX很像的燃油概念车,就是为了稳住老客户,告诉他们:“你们别担心,你们喜欢的那个斯巴鲁还在,汽油带来的激情不会消失。”而推出那台科幻的电动概念车,则是为了向外界,尤其是向资本市场和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表明一个态度:“我们也不是老古董,未来的电动车我们也能造,而且我们造的电动车,性能照样顶尖!”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在给自己留后路,试图在旧时代和新时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从商业经营的角度看,这似乎是一个很稳妥、风险很低的选择。
但在如今这个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这种犹豫和观望,也可能让它错失转型的最佳时机。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斯巴鲁的这种做法,恰好也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刻而剧烈的变革。
你可以选择怀念过去,为最后一滴燃油的咆哮而喝彩;也可以选择拥抱未来,期待一个悄无声息但同样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电动新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