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ETC没人办,宁愿堵车排长队,老司机说出大实话!

在咱们国家的高速公路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边是电子不停车收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TC车道,车辆“嗖”地一下就过去了,显得特别高效和现代;而另一边的人工收费车道,却常常排着队,车灯连成一片,司机们耐心地等待着,拿卡、交钱、再找零。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疑问:现在都什么时代了,ETC这么方便快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宁愿花时间排队堵车,也不愿意去办一个呢?

高速ETC没人办,宁愿堵车排长队,老司机说出大实话!-有驾

要是觉得这些人是思想跟不上潮流,那可能就想得太简单了。

其实,这背后藏着不少实实在在的原因,很多有经验的老司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笔账算下来,排队反倒成了一种更“划算”的选择。

首先,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钱的问题。

大家可能还记得前些年,为了推广ETC,那真是下了大力气。

各大银行几乎是追着车主跑,不仅免费送设备,还搭上各种各样的礼品,比如食用油、大米,或者给一些加油优惠券,生怕你不办。

那个时候,办理ETC确实是一件既省心又实惠的好事,国家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通行效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全国ETC用户数量飞速增长,大大缓解了节假日收费站的拥堵情况。

但是,随着ETC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市场也慢慢从“推广期”进入了“平稳期”,当初那种免费送还倒贴礼品的“好事”就基本上没有了。

现在你要是想办一个ETC,多半是需要自己掏腰包了。

便宜一点的,像那种需要插卡的传统设备,可能要收你几十块钱的设备成本费。

要是想办个新潮点的,不用插卡、直接贴在后视镜上的那种,价格可能就要一百多甚至更高。

还有一些渠道玩起了新花样,嘴上说着“免费办理”,但前提是你得先交一笔三五百块钱的押金,而且这笔押金通常要冻结好几年才能退还。

高速ETC没人办,宁愿堵车排长队,老司机说出大实话!-有驾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我一年到头可能也就回老家或者出去玩的时候上那么一两次高速,为了这偶尔的方便,花上一两百块钱买个设备,或者把几百块钱压在那好几年,到底值不值得?

这一百多块钱,够加小半箱油了,或者跟朋友吃顿饭也挺香。

对于不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用多等十几二十分钟的排队时间,省下这笔“冤枉钱”,似乎是一笔很理性的经济账。

其次,一个让很多人,特别是二手车主头疼不已的难题,就是车牌被占用的问题。

咱们国家的汽车市场非常活跃,一辆车从出厂到报废,中间转手好几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问题就出在这里,每一任车主都有可能在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渠道办理过ETC。

比如,第一任车主可能是在建设银行办的,第二任车主可能是在微信上申请的,到了你这里,已经是第三任、第四任车主了。

当你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手续去申请ETC时,系统很可能会冷冰冰地告诉你:“对不起,该车牌号码已被注册。” 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解绑。

然而,这个解绑的过程,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它就像一个理不清的线团,你根本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你打电话给银行客服,客服人员可能会非常客气地告诉你,他们系统里已经解除了,问题可能出在高速ETC管理中心那边。

高速ETC没人办,宁愿堵车排长队,老司机说出大实话!-有驾

于是你又千方百

计联系上ETC中心,对方查了半天,又告诉你,他们的系统显示权限在银行或者其他办理渠道那里,他们没有办法直接操作,建议你再联系原来的办理方,或者干脆换一家银行试试。

就这样,车主就像个皮球一样,被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客服来回踢,电话打了一圈又一圈,时间花了不少,耐心也全被耗尽了,可问题还是悬在那里得不到解决。

最后,绝大多数人都会被这繁琐的流程彻底搞得没脾气,只能无奈地放弃:“算了算了,我不办了还不行吗?” 这种求助无门、解释不清的困境,让很多人对办理ETC这件事望而却步,宁愿选择最原始、最简单的人工通道。

再来说说报销的问题,这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开车出差、然后拿过路费发票回单位报销的上班族来说,ETC的发票系统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在大家的印象里,电子发票应该是更方便、更环保的。

但ETC的电子发票却是个例外。

因为高速公路是分段计费的,你从A地开到B地,可能途经了不同省份、由不同公司运营的路段。

所以,等你跑完一趟长途,登录开票系统时,会惊讶地发现,这一趟行程被拆分成了十几张甚至几十张零零散碎的电子发票。

这些发票金额有大有小,大的几百块,小的甚至只有几块钱,几毛钱。

这下麻烦就来了,你要把这些发票一张一张下载下来,再全部打印出来,然后像贴膏药一样,密密麻麻地贴在一张报销单上。

高速ETC没人办,宁愿堵车排长队,老司机说出大实话!-有驾

这张贴满了“碎纸片”的报销单,不仅自己看着头疼,递到财务人员手里,人家也得一张一张地核对,费时又费力。

财务人员心里也纳闷,怎么就不能合并成一张总的发票呢?

相比之下,走人工通道就简单多了,在出口收费站,直接拿到一张金额完整、清晰明了的纸质发票,拿回去报销清清爽爽。

从这个角度看,ETC在设计发票系统的时候,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部分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和痛苦。

最后,就是设备的售后和注销环节,同样也是困难重重。

电子设备总有出故障的可能,或者你换了新车,原来的设备用不上了,再或者你就是单纯不想用了,想要注销掉。

在以前,注销ETC是件非常麻烦的事,你必须亲自带着身份证、行驶证等一堆证件,跑到指定的线下服务网点去排队办理,对于上班族来说,专门请假跑一趟的时间成本太高了。

现在情况虽然有所改善,很多渠道都开通了线上注销功能,但实际操作起来依然不那么顺畅,各种验证环节、等待审核,中间稍微出点差错,可能就得重头再来,或者又回到那个打电话到处问客服的死循环里。

比如有的车主设备坏了,想换个新的,结果被告知必须先把旧的注销掉才能办新的,而注销流程又被卡住了,最后折腾来折腾去,最简单的办法反而是重新花钱再办一套。

你看,这又绕回了第一个关于成本的问题。

这一系列不好用的售后体验,让很多人觉得,ETC就像一个“请神容易送神难”的东西,一旦沾上了,后续的麻烦可能会接踵而至。

所以,很多人宁愿每次都选择人工通道,虽然慢一点,但至少每次的交易都是一次性的,简单明了,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他们不是拒绝科技进步,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规避那些潜在的、看不见的麻烦和成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