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

这电动车圈子里的事儿啊,真比连续剧还精彩。

你猜怎么着?前阵子,大伙儿都伸长了脖子盼着的那颗“救星”——钠电池,总算是被雅迪、台铃这俩巨头给抬上轿子,敲锣打鼓地推出来了。按理说,这应该是往滚油里浇凉水——炸了!消费者不得跟疯了似的,把铅酸那傻大黑粗的玩意儿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可怪就怪在这儿。

锣鼓是响了,轿子也抬出来了,新娘子(钠电池车)往那一站,结果呢?围观群众交头接耳一番,撇撇嘴,转身又去隔壁摊子,该买铅酸的买铅酸,该瞅石墨烯的瞅石墨烯。那场面,就跟一个你暗恋了十年的女神,终于答应跟你约会,结果你发现她开了十级美颜,本人跟照片判若两人,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一个被吹上天的技术革命,落地之后,销量愣是低得像个笑话。雅迪吭哧瘪肚卖了九个月,线上评价才两百多条。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在搞行为艺术。

这事儿到底哪儿不对劲?

要我说,这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讲故事的水平问题,说得再糙点,这是把消费者当傻子,结果自己成了傻子的经典案例。

咱们先来盘盘第一个大坑:价格。

在钠电池还没落地之前,那故事讲得叫一个天花乱坠。什么“锂的大哥,铅酸的爹”,能量密度吊打铅酸,安全性碾压三元锂,最关键的,成本!那可是从地里挖出来的钠啊,遍地都是,便宜得跟沙子似的。大伙儿心里那个小算盘噼里啪啦一打:嘿!这不就是完美的平民法拉利吗?以后买个电动车,续航又远,充电又快,还不用担心冬天趴窝,价格说不定比现在的铅酸还便宜!

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有驾

这是个多美的梦啊。

结果呢?雅迪、台铃的钠电池车一上市,价格牌往那一挂,所有人都傻眼了。

它确实比同规格的锂电池车便宜点,但也就便宜那么一点点。可跟大伙儿心心念念的铅酸一比,那可就贵出了一大截。

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有驾

这就好比你跟人吹了半年,说要请他吃一顿前所未有的海陆空满汉全席,而且只要9块9。结果人来了,你端上一盘拍黄瓜,说:“你看,虽然是拍黄瓜,但比隔壁沙县的便宜了一毛钱呢!”

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有驾

你猜对方会不会掀桌子?

消费者心里那杆秤,精明着呢。他们期待的是一场“消费升级”的革命,是用差不多的钱,买到好得多的东西。而不是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个“理论上更好”的东西。你宣传的时候,画的是一张“替代铅酸”的大饼;卖的时候,玩的却是“对标锂电”的把戏。这中间的心理落差,就是那两百多销量的直接原因。

说白了,厂家跟消费者,从一开始就没在一个频道上聊天。厂家想的是怎么从锂电池的高价区间里撕下一块肉来,而消费者想的是怎么用买白菜的钱,过上吃肉的日子。

这梦,碎得太快了。

再聊聊第二个坑,也是最搞笑的一个坑:PPT性能。

什么叫PPT性能?就是在发布会的PPT上看起来天下无敌,一到老百姓手里就拉稀的性能。

钠电池的宣传稿里,有两个词最亮眼:“快充”和“长续航”。

“15分钟充电80%”!听着是不是血脉偾张?感觉以后等个红绿灯的功夫,车就满了。可有意思的是,这后面藏着一行比蚂蚁还小的小字:需使用专用快充桩。

我请问,哪个普通老百姓家里有“专用快充桩”?大伙儿给电动车充电,不都是从自家窗户里甩根线下来,插在那个最普通的插线板上吗?在这种“中国特色”的充电环境下,钠电池的充电速度跟锂电池比,半斤八两,该等三四个小时,一分钟都少不了。

你这“快充”,快给谁看呢?快给那些不住在老破小、车库里自带充电桩的高端用户看吗?可那些人,他们会买你这三四千块的电动车吗?

这就叫“脱离群众”。你的技术优势,在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里,根本无法兑现。就像你卖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却告诉买家,这刀得在零下五十度的环境里,配合月光才能发挥威力。那对一个天天在厨房切土豆丝的大妈来说,这跟一把西瓜刀有什么区别?

还有那个“续航100公里”,更是把牛皮吹破了天。

任何一个骑过电动车的都知道,标称续航这玩意儿,水分大得能养鱼。那是在一个体重50公斤的模特,在绝对平坦、没有风、气温25度的理想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据。

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有驾

可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早高峰的拥堵,是动不动就刹车起步,是冬天零下的寒风,是后座上坐着的孩子,是车筐里装着的刚买的五斤大白菜。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现实参数”面前,那100公里的续航,能给你跑到70公里,都得谢天谢地。

当一个用户,怀着“再也不用一天一充”的美好愿望,花高价买了你的钠电池车,结果发现跑起来跟自己原来那辆便宜一半的铅酸车没啥两样。他心里会想什么?

他不会觉得是自己太重或者风太大,他只会觉得:这帮孙子,又骗我!

最后,咱们得提一提那个“搅局者”——石墨烯电池。

这玩意儿从技术上讲,挺鸡贼的。它本质上,就是个加强版的铅酸电池。往铅酸里掺了点“石墨烯”这个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料,性能提升那么一丢丢,寿命延长那么一丢丢。

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有驾
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有驾

但它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它没做那个“颠覆世界”的梦。它非常精准地抓住了电动车用户最大的痛点,不是续航,不是充电速度,而是——安全感。

这几年,锂电池起火爆炸的新闻还少吗?那画面,隔着屏幕都让人心惊肉跳。钠电池呢?一个全新的物种,谁知道它脾气怎么样?网上随便飘来一句“听说钠电池也不安全”,就足以让无数人望而却步。

而石墨烯电池呢?它骨子里是铅酸。铅酸这东西,跟了我们几十年了,脾气我们摸得一清二楚。它笨重、它短命、它冬天没劲儿,但它有一个天大的优点:稳定。你把它扔水里、用锤子砸,它顶多就是不干活了,但它不会给你唱一出“烈火战车”。

对一个每天骑车接送孩子、买菜通勤的普通人来说,什么是第一位的?

钠电池车上市,价格贵销量差,还不如石墨烯-有驾

是那虚无缥缈的100公里续航,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绝不会在自家楼道里“爆炸”的安全承诺?

答案不言而喻。

石墨烯电池,就像一个长相普通、家境一般,但性格温和、知根知底的经济适用男。而钠电池,就像一个履历光鲜、满嘴跑火车,但情绪不太稳定的海归精英。过日子,你说大多数姑娘会选谁?

所以你看,雅迪和台铃的这场钠电池滑铁卢,根本不是技术不行。

而是他们太傲慢了。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技术参数和实验室数据里,以为手握屠龙之技,就可以号令天下。他们忘了去楼下的小区里看一看,忘了去菜市场里听一听,忘了问问那些真正每天骑着电动车在风里雨里奔波的人,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承诺,一个在他们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提供一个稳定、安全、不吹牛的代步工具的承诺。

钠电池,本可以成为那个承诺的兑现者。但它出场的方式太华丽,身段太高,说的话太满。结果,在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和精明的算盘面前,它被无情地“退货”了。

这事儿给所有想搞“技术革命”的大佬们都提了个醒:别总想着教育市场,先学会听懂市场。别总想着炫耀你的肌肉,先看看你的用户到底疼在哪里。

不然,你砸下重金研发的“未来之光”,可能到头来,连照亮一间小卖铺都做不到。

这事儿你怎么看?要是你,是花高价尝鲜钠电池,还是老老实实买个“经济适用”的石墨烯?评论区聊聊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