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你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一念之间,一条命就没了。有时候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总有人明知道危险还要去冒险?是因为觉得自己年轻无敌,还是对后果没有足够的敬畏?重庆摩托车那场事故,就是这样——两条年轻的生命,一瞬间就没了,现场那画面,别说亲人,就算是陌生人看了都心里发紧。
我想,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拿生命做赌注的刺激,绝对没人赢得了结局。”可问题是,有多少人是真心把这话放在心上的?别的不说,这次重庆的事,哪点不能提前避免?真就像新闻里说的,如果女子不是临时喊那男的来骑车,如果他自己能明白自己水平几斤几两,如果他们不是非要深更半夜追求什么速度刺激——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有些网友觉得,“摩托车本身就危险,青年人心气高,难免要摔一跤。”但话说回来,难道这世界上所有的惨剧都只能靠惨剧来提醒吗?咱们的警示语、教科书、家长叨叨、媒体报道、别人的痛苦经历,这些到底是拿来看的还是拿来学的?我老觉得,中国这么多摩托车事故扎堆冒出来,今天这个摔死、明天那个撞飞,不是我们喜欢热闹,是大家伙有点儿太不把“前车之鉴”当回事。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摩托危险,但为啥朋友劝不住?家里人劝不听?深夜两点飙车,戴个工地安全帽当头盔,这不跟赤脚进工地、用拖鞋踢足球一样儿戏吗?你别说什么“年轻就要燃烧”,谁都想年轻时候过得痛快,可不代表可以忽视命。啥叫成熟?不就是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比你的冲动和乐趣值钱吗?
这件事给人的另一个提醒是,对危险的感知差距巨大。知情人都说男司机根本没摸过这车,车主的闺蜜一眼看出来“有点悬”,都咕咚咕咚冒冷汗了,可是男生自己不在意,骑手没有敬畏心,说白了就是自信心远远高于能力。按理说,这闺蜜应该据理力争不让上车——可这话说得容易,现实中你试试?多少时候人都是因为碍于情面,或者“我来吧没关系”“别小题大做”等等心态,结果就让这种危险有了可乘之机。
回想一下,这左一个右一个飙车摔死的,不光重庆,全国哪都一样。什么500cc大排量,什么夜路压弯,“肉包铁”,只要你心大、不当回事,土豪有装备也白搭,新手装专业骑手更是找晦气。你说,他们有没有被身边人说过?肯定说过。可是真的进弯道那一刻,还是觉得“我行”“别太紧张”“出不了事”,然后一秒钟,一切都结束了。这次重庆的事故,女死的姿势更让人胆寒,防护不到位,“U字形”挂护栏,头盔都救不了。你说要是有点敬畏心,哪致于沦为血淋淋的教训?
我觉得还有一个挺大的问题——摩托车的安全意识普及太差。你看路上骑摩托的,有的装备齐全,车技专业,不拿自己命开玩笑,也不炫技,更不压弯参赛。但大多数业余骑手,光有个“酷”的念头,安全知识跟没学过一样。有多少人买车是看排量和外观,而不是刹车、轮胎性能、头盔级别?下坡弯路敢不敢认真减速?遇到陌生路况会不会主动“贫道不飙”?偏偏这些基础操作,全都嫌麻烦、嫌小题大做。
我不反对喜欢摩托的人选择骑车,也理解追风逐浪的魅力,问题是要分清什么叫“消遣”,什么叫“找死”。速度上了一定档位,错误也是致命的,摩托车“肉包铁”这四个字,难道真的体会不到吗?而且中国的路况、夜路的灯光、复杂的坡道,有几个真能做到“随时准备停下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摔了、飞了、撞了,谁会真的觉得这只是场“意外”?别以为自己有多特殊,事故发生前谁都觉得自己不会是倒霉蛋。
有些人说“摩托生来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自律,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每一个事故背后,哭到崩溃的都是亲人。别不信,街头追风的痛快再极致,也比不上老人永远等不到回家的儿女的苦。家里人每次送别,总觉得会平安回来,但这世上有太多“最后一面”,只是你早晨出门不会想到,这是在生离死别。
也有人说,这种事情频发是不是说明“禁摩”有必要?老实说,禁摩本身是矫枉过正,问题出在骑的人有没有安全意识。法律永远是兜底线,规则是敲警钟,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命。摩托是好东西,有人用它通勤生活,有人拿来拉活谋生,有人用它旅游看世界,可它不该是用来炫技赌命的武器。愿每一个爱摩托的人,都能明白一句话——“先学会安全,再想展示速度。”
顺便插句话,今年上半年,摩托圈连续出事:福建21岁大小伙飚车撞墙、重庆22岁女骑手南山剐蹭货车、还有拍短视频头盔没系好,当场人没了,头盔滚了老远。别以为命案只会发生在新闻里,只要你胡来,明天轮到谁都可能。每个以为自己“技术一流”“还能玩一次”的人,其实都不知道灾难离自己有多近。
归根到底,高速、陌生车辆、不合规范的装备、疲劳、夜间、追求刺激,任何一个条件都能把悲剧的概率翻番叠加。两个搭到一起,几乎就是“死亡邀请函”。你要真觉得人生短暂,要热烈,要激情,不如活着去看世界、去体验生活、去爱你爱的人。死的那一秒,你什么也感受不到了,唯一确定的是,活着的人要用无数个夜晚痛苦自责悔恨。
我常常觉得,安全感,不是天生的,是每一个敬畏和理性的选择积累起来的。青春值得疯狂,但更值得珍惜。每一个不肯听劝、想试试运气、觉得自己没问题的人,其实在跟死神赛跑。奇迹是偶然,悲剧才是常态。
唠叨这么多,不为别的,希望哪怕有一个人在考虑“要不要压一次弯”时能多一点清醒。别活成别人的教训,也别拿自己和家人去赌“意外”。追风没错,别让那道坎,成了生命最后的终点。
你自己的命,自己最该珍惜。
信息来源:抖音极目新闻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