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条消息,看完之后让我大开眼界,说的是某车企为了防止车辆自燃对车内人员造成伤亡,发明了电池弹射技术。看完了这个发明,我不由的发自内心的“敬佩”,我们的某些车企研发人员的脑回路简直是太让人感到意外了。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家财政收入,他们把车辆的各个性能进行逐步的细化与分解,每一项功能都需要车主重新付费才能使用,比如说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四轮驱动,远程启动等等。可以说,这个功能简直是逆天了,不仅可以有利地促进社会消费能力,更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费用,还能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在我看来,其实这样还远远不够,最好在车辆每使用一年的时间里,把刹车系统也锁死,不交钱就不能刹车,这样车主肯定会非常乐意的去消费。
而此次的弹射技术也算得上是新能源国企的前沿技术,但是在我看来,这项技术的运用最好用在出口的车辆上面,不然的话,很容易误伤自己人。我们比如在道路上行驶的时候,一旦车辆有自燃风险,电池就会随时弹射出去。毕竟路边的行人很多,即使砸不到行人,砸到别人的房子和车辆也不到,再者说,即使砸到花花草草也总归是不好的。如果在高速路上弹射出去,那自己的车辆倒是安全了,但是肯定也会给来往的车辆造成极大的危险。毕竟在高速上行驶,突然电池被弹射出去,肯定会起火爆炸,也必须会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会发生大量的交通事故。因此,我强烈建设这个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必须应用过出口的车辆上,毕竟外国人少,且地广人稀,因此电池弹射出去,不会造成其他经济损失。
说实话,刚刚看到这个电池弹射的技术时,我以为是车企发明了导弹,结果原来是电池。这样的弹射我不知道好处在哪,这不就等于自己家的煤气罐快要爆炸了,然后就扔到邻居家里么?我非常纳闷,我们的某些人员的脑洞真是太大了。既然电池容易自燃,为什么不研究更稳定的电池,研究那种不会自燃的电池,而是想要通过这种弹射的方式,把危险扔人别人,扔给社会,简直是太可笑了。我记得之前有某些网友就对我国的某些行业现状表示不理解,很多辛辛苦苦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人,他们常年兢兢业业,即使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却很难评为一个院士。但是现实生活中,某些做白酒的居然能够做出几个院士出来,这难道不是我国科学界的悲哀么?
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国内外某些企业不停的公布自己的专利,并让全世界的人免费使用时,我们的某些企业不仅运用宇宙最强的法务部门到处打官司,寻求专利保护,甚至还为一些外形设计申请专利保护。说实话,如果是自己原创的,你申请这种专利保护我们还能够理解,但是他明明知道自己是抄袭别人的产品,却厚着脸皮趁着专利期的空子给自己申请了专利。结果原创的成为了违法使用专利,抄袭的反倒成为了被保护对象,真是让人感到不耻。难道我们的某些企业就这么不堪么?自己没有能力去创新,去研制,专门靠窃取他人的成果,这样的企业我不知道对整个社会,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记得有一个网友是这样说的:美国专家在研究军工,德国专家在研究重工,日本专家在研究轻工,中国砖家在研究农民工。以前的专家研究科学技术,用来对付一些帝国主义和侵略者,现在的专家在研究最强法务和专利技术,用来对付老百姓和普通消费者。以前的专家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现在的专家是利益集团的一份子,为了钱而生,为了利而死。当然,我上面所说的专家,都是一些无良的专家,这仅仅是极小一部分的坏分子。但是也正是这极小的一部分,却败坏了整个专家队伍的形象,也带坏了社会风气。
在我看来,其实对付一些无良的专家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让他们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比如某专家建议花600亿从非洲引起外国留学生,然后让中国女性嫁给他们,多生孩子提高生育率。我建议先把这个教授全家的人送到非洲去,然后那里繁衍后代,为中华民族拓土强基;比如某专家建议大学生到农村去,利用所学技术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我建议这个专家可以下放到农村,因为他的经验更足,理论更扎实。无论如何,反正就是一点,只要他建议的老百姓反对,那就让他自己先亲身体验个几年。因为理论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真正让他的理论得到实践的检验。回到本文开头这件事情上来看,既然他们发明了电池弹射,那就让他们自己先上路去试验一下吧。
总得来说,类似于这种违背常理的理念,脑洞大开的所谓新技术,除了能够浪费一些经费,吸引一些老百姓的骂声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我也建设我们的某些企业,某些专家,还是沉下身子到群众来看一看,到消费者中间来听一听,看看别人对你们的是赞美更多,还是骂声更多。整日沉迷于自我陶醉,听不得老百姓的意见,动辄就出动最强法务部门,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企业绝不会长久,大家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