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规

◆工信部:加强卫星通信与车联网交叉融合,推动汽车直连卫星
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加强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推动汽车等直连卫星,培育壮大北斗短报文产业生态。
点评:政策推动将使相关产业迎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国务院: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加快人工智能与低空飞行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点评:这将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国务院: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
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会议强调,要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
点评:精准补贴才能真正激发汽车消费潜力。
◆两部门:辅助驾驶不能当自动驾驶
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提到,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命名及营销宣传中,不得暗示消费者可以视其为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实际上并不具备的功能,防止驾驶员滥用。企业应当避免夸大宣传车辆驾驶性能,误导消费者以不合理的高速驾驶车辆。
点评:这既是规范也是促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指南。
◆三部门: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家用汽车为重点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其中,家用汽车领域包括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
点评:这将为提振汽车消费再添“一把火”。
◆市场监管总局:围绕动力电池等重点产品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
8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在统筹协调、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围绕重点行业以及动力电池等重点产品碳计量需求,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
点评:提升动力电池碳计量能力,有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部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多层次融资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点评:新政策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保障。
◆工信部对《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规范》征集意见
8月1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时间为2025年8月2日至8月31日。
点评:这是规范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指南,行业正翘首以盼。
国内要闻

◆近120个汽车品牌参加2025成都国际车展
8月29日,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22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覆盖12大展馆及室外展区。
点评:自主品牌此次以“专馆集结”的强势姿态亮相,与传统豪车品牌的大面积缺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民企500强出炉 多家车企上榜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榜单显示,汽车相关企业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等位居前十之列;小米通讯、宁德时代、滴滴出行、长城汽车、赛力斯、理想汽车等皆跻身前100位。
点评:上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实力,这些车企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增光添彩。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8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截至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
点评:这既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出行保障。
◆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0.9%
8月7日,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前7个月,我国出口汽车额5134.6亿元,同比增长10.9%。
点评:数据反映了我国汽车出口的良好态势。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率4.8%
8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文称,2025年1-6月,汽车生产1557万辆,同比增11%;同期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同比增8%;成本44780亿元,同比增9%;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3.6%;汽车行业利润率4.8%,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7%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但较1-5月的4.3%利润率有所改善。
点评:汽车行业利润率有所改善,表明行业发展更为健康。
国际风云

◆欧盟两大汽车协会:2035禁燃令已成“空中楼阁”
当地时间8月27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和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在官网发布了两家协会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公开信,称欧盟车辆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已不可行;建议欧盟重新校准道路交通减排路径,并出台更具雄心的长期需求端激励措施。
点评:对于欧洲车企而言,降低充电电价、提供购车补贴、减税等更为务实。
◆日本7月对美汽车出口额下跌28.4%
8月2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关税政策影响,日本对美国汽车、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出口显著下降,导致日本7月对美整体出口额同比下降10.1%,其中汽车出口降幅达28.4%,汽车零部件出口则下降17.4%。
点评:数据变化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现实:美国对汽车类产品加征25%关税对日本出口影响巨大。
◆英特尔宣布裁员并将退出汽车业务
8月8日消息,英特尔新任CEO表示将进行大规模裁员。据称,英特尔将逐步关闭旗下整个Automotive Group的业务,解散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团队。英特尔做出这一决定与业绩表现密切相关。第二季度,英特尔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然而产品毛利率下降7.9%,净亏损扩大13亿美元至29亿美元,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
点评:退出汽车业务,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或许更合适。
◆捷豹路虎任命新首席执行官,11月生效
8月4日,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宣布,捷豹路虎任命PB Balaji为首席执行官,以接替即将退休的Adrian Mardell,此任命将于今年11月生效。PB Balaji自2017年起担任塔塔汽车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而塔塔汽车公司是捷豹路虎的印度母公司,捷豹路虎约占塔塔汽车公司总营收的三分之二。
点评:人事更迭更多寄托着车企对未来市场增长的希望。
◆丰田汽车上调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至1000万辆
8月4日,据日经网报道,丰田汽车已告知供应商,尽管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带来一定影响,但得益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强劲销量,该公司依然将其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提高至约1000万辆。此前的计划是约为990万辆。
点评:这表明丰田对于全年产量有更多的信心。
企业动态

◆奇瑞汽车更新港股IPO招股书 已获证监会备案
8月29日,奇瑞汽车更新港交所招股书,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仍作为单一大股东持股21.17%。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18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点评:筹谋多年,奇瑞港股IPO进入倒计时。
◆超越贵州茅台,寒武纪成A股新股王
8月28日,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股价大幅收涨15.73%,收于1587.91元/股,超越贵州茅台的1446.1元/股,收盘价首次位居A股第一。对此,寒武纪当日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点评:在火热的AI概念推动下,A股市场诞生新的第一高价股。
◆大众联手一汽、成都再造新捷达
8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将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并引入本地投资,共同将捷达发展成四川省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与此同时,捷达品牌将推进电动化转型,2026年首款新能源车型上市,且到2028年完成4款入门级新能源车型的布局。此外,借助中国在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捷达品牌计划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点评:通过推动捷达品牌电动化转型,大众汽车集团将在入门级市场开拓电动新赛道。
◆比亚迪泰国工厂首次出口电动车至欧洲
8月25日,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宣布,其泰国工厂生产的电动车首次出口至欧洲市场,共计超过900辆,目的地包括英国、德国和比利时。比亚迪泰国工厂去年7月投产,涵盖冲压、涂装、焊接和总装全流程。
点评:这既是比亚迪的成绩,也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又一新进展。
◆东风集团股份拟退市,岚图汽车将上市
8月25日早间,东风集团股份在港交所公告,公司H股将于当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此前,8月11日,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份于2025年8月11日上午9时起短暂停牌,以待刊发一份载有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8月22日,东风集团股份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点评:保证优质资源先行,将充分释放企业的长期增长潜力。
◆长安高层人事变动
8月22日晚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叶沛先生为公司常务执行副总裁,聘任米梦冬先生为公司副总裁,任期与公司第九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叶沛先生不再担任公司执行副总裁。
点评:新的任命,将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发展活力。
◆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8月18日,零跑汽车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上半年,零跑实现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加174%;毛利率为14.1%,半年度毛利率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点评:造车新势力企业盈利来之不易,希望能继续保持增势。
◆吉利汽车上调年度销量目标至300万辆
8月14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92.9亿元,扣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等非核心损益后,实现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基于超预期的市场表现,吉利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点评:持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聚焦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赋予了崭新活力。
◆广汽集团:同意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8月13日,广汽集团公告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8次会议于2025年8月13日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埃安投资华望汽车的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增资6亿元,完成后公司直接持有华望汽车71.43%股权,通过广汽埃安间接持有华望汽车28.57%股权。
点评:与头部企业强化合作将提升自身竞争力。
◆朱华荣拜访任正非
8月9日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微博发文,称周五前往深圳拜访华为CEO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任正非还就支持长安汽车、阿维塔品牌等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意见。当天是朱华荣履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的第11天。
点评:头部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具资源优势,也会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更强动能。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
8月6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称,三方共同倡议:严守自律底线,共塑良性竞合……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愿与全行业同仁一道,积极行动,携手共建一个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点评:联合声明表达了三家企业共同的心声和愿望。
文:赵建国 编辑:薛亚培 版式:王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