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DM-i高速实测:天神之眼C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小心右

那次从深圳到福建的高速自驾,让我对唐DM-i智驾版,特别是它的“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系统,有了深刻的体验。

这次旅程如同一次探险,既有令人舒畅的风景,也有令人捏一把汗的惊险。

唐DM-i高速实测:天神之眼C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小心右-有驾

它并非完美无瑕,更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大幅提升驾驶效率,用不好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旅程经济账先摆出来:导航显示590公里,实际行驶里程约560公里,加满油仅需286元,电量还剩21%。

深圳市区拥堵严重,平均时速徘徊在60公里/小时以下,但上了高速后,车速稳定在110-120公里/小时之间,馈电状态下的油耗也仅为7.5-8.5升/百公里。

如此算来,续航里程达成率大约七成,这在如今高油价的时代,相当可观。

在车流稀疏的高速公路上,“天神之眼C”表现出色,自动驾驶功能流畅稳定,宛如一位经验老到的车夫,稳稳地掌控着方向盘。

我得以放松身心,欣赏沿途的景色,那种感觉,如同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好景不长。

唐DM-i高速实测:天神之眼C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小心右-有驾

当车辆进入车流密集的路段,这套系统的不足便逐渐显现。

面对缓慢行驶的前车,它犹豫不决,缺乏果断的超车判断,常常需要人工介入。

这种体验,如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掌握主动,实则受制于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对右前方车辆的识别能力。

几次超车过程中,系统对右前方车辆的识别存在明显的延迟或漏判,险些造成追尾事故。

夜间行驶时,这种风险更是被放大,我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接管驾驶。

这种感觉,如同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步步惊心。

唐DM-i高速实测:天神之眼C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小心右-有驾

此外,变道动作过于生硬,缺乏灵活性,超车过程也显得拖沓,先减速、再变道、再加速,缺乏行云流水的连贯性。

在城市道路上,车道保持功能也存在偏差,车辆总是偏向右侧车道线行驶,让人心里不安。

“天神之眼C”最大的问题,在于右前方车辆识别率的不足。

这就好比古代战场上,将领只关注正前方,而忽视了侧翼的敌人,极易遭受致命打击。

总而言之,这套系统尚有提升空间。

它展现了辅助驾驶技术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希望比亚迪能够持续优化,提升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让它真正成为驾驶员值得信赖的伙伴,而不是一个让人提心吊胆的负担。

毕竟,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希望每位驾驶员都能谨慎驾驶,安全出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