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限速 25km/h:有人怕被快车撞,有人嫌慢到扣全勤奖,这事儿咋平衡?

加个关注点个赞,您的支持是文章最大动力

电动车限速 25km/h:有人怕被快车撞,有人嫌慢到扣全勤奖,这事儿咋平衡?-有驾

走在街头,你是不是也有过两种纠结:左边一辆电动车 “嗖” 地从身边窜过,吓得你赶紧躲;右边自己骑的车,表盘死死钉在 25km/h,眼看上班要迟到,急得直跺脚。现在这电动车限速的事儿,被央视一批更热闹了 —— 有人喊 “安全第一”,有人哭 “效率太低”,到底该听谁的?

电动车限速 25km/h:有人怕被快车撞,有人嫌慢到扣全勤奖,这事儿咋平衡?-有驾

一、新国标改了啥?脚踏终于 “下岗”,铅酸电池车能 “长胖” 了

先说说今年 9 月 1 号刚实施的新国标(GB 17761-2024),跟以前比还真有不少变化,都是咱们能摸着的实在事儿:

不用再带 “累赘脚踏” 了以前买电动车,不管你骑不骑,都得装个脚踏,看着别扭还占地方。现在好了,不是所有车都强制装,想买没脚踏的,终于不用妥协了;

铅酸电池车能 “长胖” 了以前铅酸电池的车,整车最多 55 公斤,装个电池再带点东西就快超重了。现在上限提到 63 公斤,载点货、带个人都更稳当,实用性上去了;

鼓励装后视镜,塑料件要 “减肥”:后视镜这玩意儿看着小,能帮着看后面来车,安全多了;还有塑料件,以前有些车裹得严严实实,一着火就完了,现在规定塑料最多占整车 5.5%,从根儿上减少火灾风险。

但最让人吵翻的,还是那个 “死规定”—— 速度必须锁在 25km/h,而且防篡改升级了,你敢偷偷提速,电机直接 “罢工”,一点情面不留。

电动车限速 25km/h:有人怕被快车撞,有人嫌慢到扣全勤奖,这事儿咋平衡?-有驾

二、一边是央视打假 “解限速”,一边是上班族哭 “通勤翻倍”

电动车限速 25km/h:有人怕被快车撞,有人嫌慢到扣全勤奖,这事儿咋平衡?-有驾

这边新国标刚落地,央视就曝光了个糟心事儿:有些地方的电动车一条街,成了 “非法改装一条街”。商家明着说 “能解限速”,把合规的电动车改成能跑 40km/h 的 “电摩”,这哪儿是改车,简直是改 “定时炸弹”—— 速度快了,刹车、车架都跟不上,一撞就出大事。

所以各地也没闲着,重庆、甘肃这些地方,抓改装的、扣违规车,甚至拘留人,就是要堵死 “解限速” 的口子。可堵完了,骑电动车的人委屈了:

有个上班族说,以前 30 分钟能到公司,现在限速 25km/h,路上多等几个红灯,硬生生变成 1 小时,天天迟到扣钱;

还有人说,女儿因为车慢,全勤奖没了,一个月少好几百,“这钱够加好几次电池了”;

更有人吐槽:“25km/h 比我骑自行车快不了多少,买电动车图啥?”

三、两派吵翻了:“要安全” vs “要效率”,谁也说服不了谁

现在网上基本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限速的:快了真的会死人!

这派的人大多见过或听过电动车事故:“我邻居家孩子,骑改装车跑 40km/h,跟汽车撞了,腿都断了!” 他们觉得:

电动车没保护措施,速度一快,反应不过来,撞人或被撞,伤亡率翻好几倍;

想快可以买电摩啊,考个驾照,走机动车道,出了事责任也清楚,别拿电动车当 “赛车”。

电动车限速 25km/h:有人怕被快车撞,有人嫌慢到扣全勤奖,这事儿咋平衡?-有驾

反对限速的:不能只堵不疏啊!

这派大多是天天骑电动车通勤的人,他们不是不想安全,是觉得 “25km/h 太一刀切了”:

“我们不是要飙车,是想在安全范围内快一点,比如 30km/h,既能省时间,也不会太危险”;

还有人提建议:“与其光限速,不如管管骑车的人 —— 比如考个电动车驾照,学交规;路上装监控,闯红灯、逆行就罚钱,这样比单纯限速管用。”

四、别光 “堵” 也得 “疏”,安全和效率能找到中间路

其实这事儿不是非黑即白,安全要保,效率也得顾,关键是找 “中间路”:

先建 “专用道”:很多城市的电动车道跟自行车、行人混在一起,想快也不敢快。要是能修专门的电动车快速道,没行人、没自行车挡着,就算 25km/h,也能跑得顺,不用老减速;

让技术帮点忙:厂家能不能研发更牛的技术?比如在保证刹车、车架安全的前提下,把限速放宽到 30km/h,同时加个 “智能限速”—— 在人多的地方自动降到 25,在专用道上再提上来;

别让 “改装” 钻空子:一方面严打商家改装,另一方面也得让大家知道,改装车出事了,保险不赔、自己全责,断了 “想改车” 的念头。

最后想说,电动车是咱们老百姓最常用的代步工具,既不能为了快不管安全,也不能为了安全不管大家的日常需求。新国标是为了安全,但也得听听骑车人的声音,多做点实在的改进 —— 比如多修点专用道,优化下限速的灵活性。这样大家既能安心骑,也能不耽误事,多好啊!

#央视曝光电动自行车解限速乱象#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传递正面信息,避免煽动和低俗血腥引导。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小编将第一时间配合并处理。如本文内容有误或有争议部分,也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