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为啥会失败?命中注定
那DS为啥会混成这样呢?说白了就一句话:不够豪华。
各位知道,做人最怕的就是总拿“祖上阔过”说事,但实际表现拉跨。
你想啊,2009 年 PSA 复活 DS,目标是跟德系豪华掰手腕,但 PSA 那会早被 “欧洲小车市场” 框住了 —— 造大车的平台没有,大排量发动机也没有,只能拿雪铁龙的现有车型 “魔改”。
DS 3 其实是雪铁龙 C3 Coupe 换壳,一开始还挂雪铁龙标;后来的车型,用的也是最大只支持中级车的 EMP2 平台,发动机连2.0T的都没有。
正所谓高打低打傻 X ,140年的汽车工业中,没有任何一个豪华品牌是从小车、小排量做起来的,小车你可以说它精致、个性,但永远没法说它豪华,面对德系的大排量、大车身豪华品牌,DS逼格想降降不下来,实力想提又提不上去,卡在这了。
更要命的是,在DS进入中国那会儿,中国豪华车市场早就 “卷成粥” 了!
BBA 稳如泰山,凯迪拉克、沃尔沃这些二线豪华,要么靠降价,要么靠安全、科技标签抢市场,并且虽然混得都一般,但品牌这么多年没断过,之前也有过大几十上百万的真正意义上的豪车。
那DS 有啥?既没有碾压性的科技,也没有过硬的动力,只能靠 “法式浪漫”“设计感” 讲故事 —— 可浪漫不能当饭吃啊!
这就相当于你出去找个298解乏,结果人家一进来就跟你聊人生谈理想,不扯淡呢吗?
还有定价,DS 起步就二三十万,那会中国消费者还没到 “为设计买单” 的阶段,大家更认品牌、认性价比。
今天B 站汽车区常说 “太自信了”,用来形容 DS 的定价再合适不过。虽然有少数车主 “懂它”,但大多数人都是 “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话题度远大于销量。
最后还有 PSA 的 “战略懒惰”:看到大众、丰田搞 “中国特供车” 卖得好,DS 也学,但学得四不像。
进口 DS 3/4/5 后,又搞了 DS 4S 和 DS 5LS,看名字以为是两个级别,结果是同一款车的两厢版和三厢版,本质上是雪铁龙 C4 “精装修”—— 本来靠设计吃饭,结果特供车把设计感、豪华感全稀释了,法国人靠 “战术勤奋” 掩盖 “战略懒惰”,DS 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现在的 DS,在中国基本是 “没说退出,胜似退出”,以前的主力车型 DS 9,今年也销声匿迹了。
海外虽然宣布要电动化,还给马克龙换了纯电 DS 当座驾,但小道消息说,它可能要重新回到雪铁龙旗下 ——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
其实我挺佩服买 DS 的车主,他们不是 “性价比信徒”,也不看销量榜,而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千金难买爷乐意”,挺牛逼的。
不管最后 DS 的结局咋样,至少它在汽车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1955 年的惊艳亮相,救过总统的传奇,独树一帜的设计…… 这些都够它 “吹一辈子” 了。
所以,各位贵宾开过 DS 实车吗?觉得它的设计能打几分?如果当年 DS 定价再实在点,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