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

要说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那真是越来越卷了。各家车企都在拼命往车上堆黑科技,生怕用户觉得自己的车不够“狠”。但最近奇瑞推出的这款新车,直接把“狠”字刻进了DNA里——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还有不用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光看这几个关键词,就让人忍不住想:这车到底能有多带劲?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故事。上个月我朋友老张想换车,预算25万左右,点名要能跑长途不焦虑的混动车。结果他跑遍了4S店,要么是续航虚标,要么是智能驾驶系统动不动就喊“请接管方向盘”。最后他试了奇瑞这款新车,回来兴奋地给我打电话:“你猜怎么着?我开这车在高速上连开600公里,系统自己变道超车,比我还稳!而且全程没加油没充电,续航表显还剩200多公里。”听完这话,我立马决定去试驾会探个究竟。

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有驾

一、黄金增程:把油变电的魔术师

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有驾

这车最让人服气的,就是它那个“黄金增程”系统。简单来说,就是1.5T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专职给电池发电。听起来没啥稀奇?但人家硬是把热效率做到了44.5%,相当于每升油能多榨出12%的电量。现场工程师打了个比方:“这就像同样一斤米,别人蒸三碗饭,我们能蒸出三碗半。”

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有驾

实际开起来更是绝。我特意选了段混合路况:先纯电跑完60公里城区道路,接着上高速切到增程模式。发动机启动那瞬间,要不是盯着仪表盘上的能量流示意图,根本察觉不到动静——比家里空调外机的声音还小。最夸张的是综合续航,官方标称1500公里,试驾群里有人实测从北京开到南京(约1000公里),油电双耗尽前愣是没进过服务区。

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有驾

二、雪豹四驱:雨雪天也能玩漂移

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有驾

试驾当天正赶上暴雨,路面湿得像泼了油。教练神秘一笑:“今天带你们体验雪豹四驱。”刚开始我还嘀咕:四驱车不都差不多吗?结果第一个弯道就服了——车轮刚有点打滑趋势,系统瞬间把动力从前轮甩到后轮,整个过程比眨眼睛还快。后来开到一段施工路段,左前轮突然压进泥坑,还没等我慌,车子自己就把70%扭矩转移到右后轮,稳稳当当爬了出来。

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有驾

更绝的是运动模式下的表现。关掉ESP(电子稳定系统)在封闭场地试加速,双电机469马力推着2.3吨的车身,4.8秒破百的推背感堪比过山车。但你以为这就是极限?工程师悄悄透露:“这四驱系统能识别11种地形,沙地模式真能去阿拉善冲坡。”

奇瑞再推狠货,轴距3米,黄金增程雪豹四驱无图智驾,带劲吗?-有驾

三、无图智驾:比老司机还懂小路

说到智能驾驶,现在不带激光雷达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但这车偏偏玩起了“无图模式”——不依赖高精地图,纯靠摄像头和雷达认路。试驾时我故意选了条乡间小道:没有车道线,路边还停着拖拉机。结果系统愣是沿着车辙印开,遇到对面来车还会主动往旁边让半米。同车媒体老师开玩笑:“这车怕不是在村里长大的?

高速领航更让人安心。有次超大货车时,系统突然减速,我正纳闷,抬头发现前方500米有施工锥筒——原来毫米波雷达比人眼早10秒发现了隐患。还有次夜间开车,激光雷达硬是隔着浓雾识别出横穿马路的三轮车,提前3秒开始刹车。下車时教练说:“这车智驾系统考试能拿满分,但咱们人类司机嘛...得看科目几。”

四、移动客厅:3米轴距玩出花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这哪是SUV?分明是移动客厅。我1米8的个子在后排能跷二郎腿,关键地板纯平,中间坐人不用劈叉。最绝的是“星动吧台”——扶手箱翻开秒变小冰箱,夏天冰可乐冬天热咖啡,比某些豪车的香槟架实在多了。

现场有个宝妈带着孩子来体验,小朋友在后排地板上玩积木,妈妈在前排用15.6寸大屏追剧,互不打扰。销售小哥还演示了“露营模式”:后排座椅放倒直接变双人床,车外能外接电磁炉吃火锅。要不是试驾时间有限,我真想躺车里睡个午觉。

五、价格暴击:20万买百万级体验

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顶配四驱版28.98万,听着不便宜?但看看配置单:空悬+CDC减震、NAPPA真皮座椅、四座按摩通风、激光雷达...随便哪项放在合资车上都得加价5万。现场遇到位特斯拉Model Y车主,试驾完当场算账:“我这车选装辅助驾驶要6万4,这车直接白送!

更狠的是入门版。23万出头就能买到L2+级智驾、5秒级加速、纯电200公里续航。销售说有个网约车司机专门来买低配:“白天跑车用纯电,晚上回家蹭峰谷电价,每公里成本不到1毛钱。”

结语

试驾结束回程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车能让试过的人都喊“真香”?后来想通了——它不跟你玩虚的,续航焦虑、智能短板、空间局促这些新能源车的痛点,全被奇瑞用“理工男思维”逐个击破。就像现场工程师说的:“我们造车就两个原则:用户要什么给什么,用户没想到的我们提前备好。”这么实在的“狠货”,别说老司机心动,就连我这试过上百款车的老编辑,都忍不住想掏钱包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