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方向盘松开那一刻 我为何坚持退掉理想汽车
试驾员说:“手可以松开。”我照做了。车辆在弯道逐渐逼近护栏——那一秒,我猛地抓住方向盘纠正方向。手心还在冒汗,耳边又响起催促下单的声音。
这就是我与理想汽车的短暂交集。辅助驾驶的体验落差、被隐瞒的补贴政策、对安全性的担忧,这三个因素最终让我选择了退定。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在技术爆发期,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尚未同步成熟。河南大学生300元抢购电动车被拒、极氪用户因操作页面混淆损失定金……类似纠纷频发。技术的进步,不能以消费者承担风险为代价。
仔细看那份购车协议。“定金”与“订金”虽一字之差,法律效力截然不同。言字旁的“定”金,确实更难退还。但若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宣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条款效力值得商榷。
回想起试驾员那句“像无人驾驶一样”,这种话术模糊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任何将L2级系统描述为“无人驾驶”的表述,都可能构成误导。
更让我困惑的是补贴问题。明知国补已取消,却仍以此吸引消费者。这种信息不透明,直接影响了购车决策。
安全信任一旦动摇,很难重建。当我对车辆基础安全产生疑虑,继续交易就失去了意义。
现在,4S店除了交车人员,无人回应我的诉求。400客服热线成了摆设。这种售后体验,与品牌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思考的是:当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为智能终端,消费者的权益保障该如何升级?
或许行业需要更透明的试驾规范、更清晰的技术说明、更友善的退款机制。这些不该是奢求,而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基本服务配置。
我的5000元定金还在理想汽车账户里。钱不多,但原则问题不能妥协。每一个消费者的坚持,都在推动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技术进步令人兴奋,但不应让消费者独自承担试错成本。方向盘,终究要掌握在信任它的人手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