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没有,花了几十万买的车,关键时刻智驾系统居然会“临阵脱逃”?
就在前不久,懂车帝搞了一次大规模的智能驾驶测试,结果把整个行业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撞大卡车、撞故障车、撞施工点——这些在现实中随时可能遇到的情况,让所谓的“智驾黑科技”原形毕露。
更要命的是,这些车子在即将撞车的那一刻,系统突然来了句“辅助驾驶已退出”,然后就撒手不管了。留给你反应的时间?0.几秒!别说是普通人,就算闪电侠来了也得懵一下。
测试结果惨不忍睹,智驾成了“智障”
这次懂车帝的测试可不是闹着玩的,结果出来后,真的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大部分项目的通过率连50%都没到,简直就是大型翻车现场。
那些平时吹得天花乱坠的“端到端”技术,在真实路况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什么L2.99、无限接近L3的高阶智驾,什么睡着都能开车——全都是PPT上的神话。
我一个朋友开玩笑说:“这哪是端到端,这分明是锅到锅!”
你看看这些测试项目:前方有故障车停着,系统看到了,但就是不刹车,直愣愣地冲过去;遇到施工路段,本来应该减速避让,结果强行变道,差点撞到旁边的车;最离谱的是,有些车明明识别出了障碍物,居然还能“穿模”过去,这技术真的是不成熟得很成熟。
甩锅大法好,出事就说不关我事
车企们现在都学会了一招——“临撞车就甩锅”。
这招有多损呢?就是在快要撞车的那一瞬间,系统突然提醒“辅助驾驶已退出,请立即接管”,然后就开始装死。
你想想看,正常开车的时候,谁会时刻准备着在0.几秒内接管方向盘?人的反应速度再快,也需要时间啊!
可车企们倒好,出了事就说:“我们在事故前就提醒退出了,是驾驶员自己没接管好,这能怪我们吗?”这话说得,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更黑色幽默的是,绝大多数人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都是踩刹车,可这恰恰又是解除智驾的开关。你说这不是挖坑让人跳吗?
有个开特斯拉的哥们跟我说过一次经历:高速上前面突然出现故障车,他下意识踩了刹车,结果智驾立马退出,差点没撞上。事后特斯拉客服说是因为他踩刹车干预了系统,所以责任在他。
我就想问,这种设计到底是为了保护人,还是为了保护车企?
宣传过火,把用户当小白鼠
这些年,车企们的宣传真的是越来越离谱。
今天说自己是L2.999999,明天又说开车可以放开双手处理邮件,搞得好多车主真以为买了台自动驾驶的车。结果呢?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
前段时间网上还流传过一些视频,有人开着智驾在驾驶位上睡觉,还有人双手离开方向盘玩手机。说实话,这些人确实有问题,但车企的宣传也脱不了干系。
你想想,如果车企老老实实说这只是个辅助系统,还有很多局限性,会有那么多人敢这么玩命吗?
现在好了,出了事车企就说是用户滥用,没出事就继续夸大宣传。这种双标操作,真的是把用户当傻子耍。
技术短板暴露无遗
这次测试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看清了现在智驾技术的真实水平。
感知能力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数据显示,有34.1%的事故都是因为系统识别不了前方的静止或慢行车辆。你说这多危险?高速上突然出现故障车,系统看不见,直接撞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决策逻辑也有大问题。很多车在避障时都违背了“让速不让道”的基本原则,非要强行变道。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本来只是一个小问题,结果搞成连环事故。
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是大模型的随机性。现在很多智驾都用上了大模型技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问题是这玩意儿的决策过程完全是个黑盒子。
同样的路况,今天这么处理,明天可能就是另一套方案。这次测试过了,不代表下次还能过;这次没过,也不意味着永远过不了。
这种不确定性,真的让人很难放心。
国产智驾的光与影
说到这里,我们也要客观看待国产智驾的发展。
不可否认,这几年国产智驾技术进步飞快,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国外品牌。很多车企在技术创新上确实下了大功夫,投入了大量资源。
但问题是,技术再先进,安全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现在有些车企为了抢占市场,过分夸大产品能力,这是很危险的。
技术发展需要时间,也需要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改进。可这个过程中,绝不能把消费者当成试验品。
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
第一,千万别把智驾当自动驾驶用。不管厂家怎么宣传,现阶段的智驾就是辅助系统,主要责任还是在人。
第二,时刻保持警惕。开车时手别离开方向盘,眼睛别离开路面,随时准备接管。
第三,理性看待新技术。智驾确实能提高驾驶舒适性,在某些情况下也能提高安全性,但它不是万能的。
最后,选择靠谱的品牌。那些只会吹牛不干实事的车企,还是敬而远之吧。
写在最后
智驾技术的未来肯定是光明的,这个我们都相信。但技术可以试错无数次,人的生命只有一条。
在技术还不够成熟的时候,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也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别让那些华而不实的宣传蒙蔽了双眼,更别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一个还在“成长期”的系统。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回家。毕竟,再先进的技术,都比不上一家人团团圆圆。
你觉得现在的智驾技术靠谱吗?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心惊胆战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