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车销量暴涨!遮羞布被撕,国产车烧钱难挡回归潮

现在咱们国家的电车发展得有多火,相信大伙儿都看在眼里。

马路上绿牌车越来越多,身边换车的朋友,十个里头有好几个都选了新能源。

看数据更直接,去年全国卖出去的车里,差不多每三台就有一台是新能源,今年这个势头更猛,大有拿下半壁江山的架势。

外资车销量暴涨!遮羞布被撕,国产车烧钱难挡回归潮-有驾

这几年,咱们国产新能源车的进步确实是神速,电池续航里程说破一千公里就破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城市里开,车子能自己看红绿灯、自己拐弯的自动导航功能,也从大城市慢慢普及开来。

这股劲头,把原来高高在上的特斯拉都逼得接二连三地降价,生怕市场被抢光了。

一时间,各种新的汽车品牌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粗略一算得有近两百家,市场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确实是值得咱们骄傲的事情。

但是,就在这一片叫好声中,一个越来越响的警报声,很多人可能还没太注意,那就是数据安全问题。

去年七月份,蔚来汽车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车辆数据被泄露,并且被黑客放到网上公开叫卖,这件事就像一块大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水面,一下子把行业里这个不愿意被提起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这件事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咱们的智能汽车,到底还安不安全?

当我们的行车路线、在车里跟家人的聊天,甚至给车充电的习惯,都可能被别人在电脑上看得一清二楚,那这种所谓的“智能”和“便利”,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

外资车销量暴涨!遮羞布被撕,国产车烧钱难挡回归潮-有驾

问题就出在,这几年车企们好像都把劲儿使偏了。

大家都在比谁家的屏幕更大、谁家的冰箱能放更多饮料、谁家的自动驾驶听起来更玄乎。

钱都砸在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配置上,可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网络安全防护,却还停留在很初级的水平,可能也就比咱们家里电脑装个杀毒软件强那么一点点。

这种级别的防护,在真正的黑客眼里,基本上跟没设防一样。

现在黑客的技术厉害到什么程度?

他们不光能偷走你的个人信息,甚至能通过网络远程控制你的车,让你的方向盘不听使唤,或者在你开车的时候突然踩下刹车。

想一想,这已经不是隐私泄露那么简单了,这是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的大事。

咱们的个人隐私,在黑市上可能就跟白菜一个价,可咱们的身家性命,是能拿来开玩笑的吗?

外资车销量暴涨!遮羞布被撕,国产车烧钱难挡回归潮-有驾

更让人生气的是,真出了事,想找个说理的地方都难。

咱们国家其实早就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比如《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里面写明了汽车数据处理要遵守的原则。

可法律是有了,执行起来却经常是“皮球踢来踢去”。

车主去找车企,车企可能会说,这是我们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出了问题,不关我们的事。

你去找供应商,人家又说,我们是按照行业通用标准来做的,大家都这样。

可这个所谓的行业标准,往往连最基本的信息泄露了该赔多少钱都没写清楚。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去年有车主反映某个品牌的车刹车失灵,最后被厂家归结为“用户驾驶习惯问题”;今年数据泄露了,又变成了“黑客手段太狡猾,我们也是受害者”。

外资车销量暴涨!遮羞布被撕,国产车烧钱难挡回归潮-有驾

咱们消费者花了真金白银,买了车,到头来不仅要给企业当免费的数据提供者,成了“数据奶牛”,出了问题还要自己承担后果,这道理上怎么也说不通。

当然,咱们也不能说所有企业都这样。

行业里有些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悄悄地花大价钱建立自己的安全防护系统,也就是所谓的“护城河”。

他们每天都会收集海量的道路测试数据,这些数据不光是用来训练自动驾驶变得更聪明,同样也用来分析和预测黑客可能会从哪里下手攻击,提前把漏洞补上。

这种做法才是真正对消费者负责。

但问题是,整个行业里,能有这样实力和远见的公司毕竟是少数。

更多的小一些的品牌,可能连在全国铺设足够的充电桩都还在发愁,哪有额外的资金和精力去养一个庞大的网络安全团队呢?

这就形成了一个木桶效应,只要有一块短板存在,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就会被拉低,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所有车主。

外资车销量暴涨!遮羞布被撕,国产车烧钱难挡回归潮-有驾

所以说,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政策的引导方向应该变一变了。

过去为了推动行业发展,我们给了很多补贴,鼓励大家买新能源车。

现在市场已经起来了,政策的重点就应该从“撒胡椒面”式的补贴,转移到建立严格的行业底线上来。

说白了,就是要立规矩。

不管你车里的屏幕做得有多大,功能有多花哨,首先得给数据安全上好三把锁;不管你宣传的自动驾驶级别有多高,你后台云端的防护水平,更得做到万无一失。

技术发展得快不是问题,问题是快速奔跑的时候,谁在旁边负责踩刹车,谁来保证大家的安全。

以后咱们普通人去看车买车,也得多长个心眼。

不能光听销售吹嘘百公里加速快了几秒,或者又多了什么新奇的功能。

咱们得学会问一句:“我的隐私数据你们是怎么保护的?要是哪天我的车被黑客控制了,或者我的个人信息在中控屏上被公开播放了,你们管不管?怎么赔偿?”安全这个东西,它不应该是一个可以选配的高级功能,它应该是一辆智能汽车最基本、最核心的配置,是那个隐形的方向盘。

毕竟,和那些酷炫的科技相比,我们更关心的是每天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会不会有一个看不见的黑手,能随时随地打开我们的车门,窥探我们的生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