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天籁:降到11.98万,还是卖不动,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

日产天籁:降到11.98万,还是卖不动,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有驾

东风日产天籁降价6万仍遇冷:市场变革下的生存困局

一、价格“骨折”背后的市场寒意

2025年,东风日产天籁以一场“限时直降6万元”的促销战震惊车市。指导价17.98万元的2024款2.0L XE真心版,终端价跌至11.98万元,相当于6.6折甩卖。这一价格甚至低于部分合资紧凑型轿车,例如本田思域(12.99万元起)和大众朗逸(12.09万元起)。然而,这场看似“血亏”的降价,并未换来销量反弹——2025年5月,天籁销量仅5297辆,同比下降4.73%,在中型车市场排名第16位,与本田雅阁(1.2万辆)、丰田凯美瑞(1.5万辆)差距悬殊。

日产天籁:降到11.98万,还是卖不动,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有驾

数据背后的悖论:虽然降价幅度创纪录,但消费者实际购车成本并未显著下降。广州某4S店销售经理李明(化名)透露:“低配车型长期缺货,客户最终只能选择中高配版本,落地价仍在15万元以上。”这种“明降暗升”的策略,削弱了价格战的诚意,反而加剧了市场信任危机。

日产天籁:降到11.98万,还是卖不动,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有驾

二、燃油车“舒适王”的技术困局

天籁曾以“移动大沙发”的舒适性横扫市场,但这一优势在新能源时代逐渐失效。以比亚迪汉为例,其座椅采用零重力设计,搭配主动降噪技术,静音表现已超越天籁。更致命的是,天籁的燃油动力系统缺乏革新——2.0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仅115kW,而雅阁1.5T发动机功率达143kW,凯美瑞混动版油耗低至4.2L/100km。

日产天籁:降到11.98万,还是卖不动,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有驾

技术断代的代价:日产e-POWER混动系统推广滞后,导致天籁错失混动市场红利。反观丰田THS和本田i-MMD混动系统,已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超200万台。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张教授指出:“燃油车舒适性优势被新能源技术‘降维打击’,天籁的底盘调校和NVH优化,在电动车平顺性面前显得苍白。”

日产天籁:降到11.98万,还是卖不动,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有驾

三、新能源浪潮下的生存逻辑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5年突破50%,彻底改写竞争规则。以比亚迪、特斯拉为代表的品牌,通过三电技术和智能座舱构建壁垒。例如,比亚迪海豹搭载iTAC扭矩控制系统,百公里电耗仅12.6kWh,而天籁的燃油成本是前者的3倍以上。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北京车主王女士(化名)的购车经历颇具代表性:“原本预算18万考虑天籁,但试驾后发现,同价位的深蓝SL03纯电版续航620公里,智能驾驶配置多出12项,保养成本每年省4000元。”这种对比,折射出燃油车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竞争中的劣势。

四、日系三强的分化与启示

在中型车市场,日系品牌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见图1):

雅阁:依托Honda SENSING系统,实现L2级自动驾驶,三年保值率58%

凯美瑞:TNGA架构提升车身刚性,混动版五年保值率超60%

天籁:缺乏核心技术标签,新能源转型滞后

行业黑话下的生存法则: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用“油改电”形容天籁的技术路径,“这种基于燃油平台强行嫁接电动技术的策略,导致三电系统布局受限,续航和空间表现均不如纯电平台车型。”

五、普通消费者的突围策略

面对市场剧变,消费者需建立**“技术价值评估模型”**:

短期决策:若年均行驶里程低于1万公里,可考虑抄底燃油车,但需警惕4S店捆绑消费

长期持有:优先选择搭载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纯电车型,如蔚来ET5

混动过渡:选择THS或i-MMD混动系统车型,例如凯美瑞双擎(百公里油耗4.1L)

深圳二手车商陈强(化名)建议:“现在买天籁,务必签保价协议。否则半年后残值可能跌破10万元。”

日产天籁:降到11.98万,还是卖不动,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有驾

黄家汽车锐评

“当‘技术日产’的标签褪色,天籁的困局本质上是传统制造思维与产业革命浪潮的碰撞。从CVT到e-POWER,日产的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显得犹豫不决。反观中国品牌,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全域OTA’重构价值标准。这场变革教会我们:市场从不拒绝降价,但永远淘汰落后生产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