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汤玉祥:在变革中深耕,以长期主义铸就行业标杆

从濒危到引领:宇通客车的转型之路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宇通客车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2.18亿元,同比增长37.63%,归母净利润达41.16亿元,同比激增126.53%。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企业在新能源赛道的前瞻布局。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领域的客车制造商,宇通已构建起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的完整技术体系,其研发的睿控E平台在电池寿命、充电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行业首推的10年100万公里电池质保标准,彰显了技术自信。

作为中国客车工业的标杆企业,宇通客车的崛起堪称行业典范,宇通从一个地方的小修理厂,在董事长汤玉祥的带领下,企业通过精准研判市场需求,率先开发出国内首款卧铺客车,成功切入长途客运细分市场。这一战略转型不仅让企业扭亏为盈,更奠定了其在中国客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创新驱动:技术深耕构筑护城河

在汤玉祥的经营哲学中,技术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宇通客车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左右的费用投入研发,2024年研发支出达17.88亿元,这一投入强度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企业建立的国家级客车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汇聚了37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涵盖电池管理、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全栈技术能力。

这种技术深耕结出累累硕果:在智能网联方面,L4级自动驾驶微循环巴士已在24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1700万公里;针对极寒环境开发的多源超低温热泵系统,使纯电动客车在零下25℃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仍达97.3%。

全球布局: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

宇通客车的国际化进程,展现了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轨迹。自2002年开启海外征程以来,宇通的产品批量销售至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客车超11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已超7000 辆(数据来源于 2024 年年报)。

在海外市场,宇通实现了从“整车销售”到“解决方案提供”的跨越。在卡塔尔,企业承建的全球首个新能源商用车工厂已开工建设;在英国,宇通纯电动双层巴士成为伦敦街头流动的“中国名片”;在北欧,搭载智能网联系统的客车产品,正在重新定义高端客运标准。这种技术输出与标准输出的双重突破,推动宇通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10%。

管理哲学:精耕细作的系统工程

汤玉祥将企业管理比作“种地”,强调既要精耕细作,又要顺应天时。这种理念在企业运营中体现为系统化的管理创新:通过导入ERP、PDM等数字化系统,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价值链管理体系;推行“客户痛点清单”机制,将终端需求直接转化为技术改进指标;建立三级研发体系,确保技术成果快速产业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宇通独创的“宇通科技进步奖”2024年发放1308万元专项奖金,激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企业现有员工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达1098人,为持续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这种“价值创造与价值共享”的理念,使企业员工留存率接近9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未来图景:从行业龙头到产业标杆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宇通客车正以“四化战略”(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国际化)为指引,加速构建全球竞争力。在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期,企业完成了40余款新能源产品的全场景覆盖,包括氢燃料重卡、环卫车等创新产品,产品线已经拓展至物流、作业等新领域。

汤玉祥提出的“三直模式”(直销、直服、直融),正在重塑行业服务标准。全国10家用户中心的运营,将传统销售模式升级为集品牌体验、交付、售后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实践,与宇通“成为全球领先的公共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高度契合。

从濒危小厂到全球客车行业领军者,宇通客车的发展历程印证了长期主义的价值。在汤玉祥的带领下,这家中国制造企业正以技术深耕为笔,以全球视野为墨,书写着属于中国客车的产业传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