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底的上海,蔚来总部气氛凝重。创始人李斌面对数十位车主,耐心回应每一个尖锐问题。就在几天前,蔚来宣布全系车型标配100度电池包,起售价不变,相当于变相降价3.8万元。
这一决策让老车主们感到被“背刺”——有人刚提车8个月,爱车账面损失就高达17万元。社交媒体上弥漫着失望情绪,许多用户在李斌的账号下留言表达不满。
价格调整背后的战略转型
蔚来此次价格体系调整堪称公司历史上重大决策。主品牌车型标配电池从75度升级到100度,556677车型租电价格统一上调3.8万元。
蔚来总裁秦力洪解释,这实质上是将终端各种折扣、赠送权益等“暗降”做官方梳理,让销售与用户沟通更简洁。李斌坦言,过去的价格体系过于复杂,“有人说咱们的优惠政策得用A4纸才能列明白”,这让不少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这次调整不仅简化了购车流程,更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随着新ES8作为品牌旗舰车型重新定位,整个产品线也需要相应调整,以保持品牌形象统一。
老车主的损失与企业的两难
降价政策一出,老车主群体反响强烈。一位2024年底购买蔚来ES8的车主发帖称,仅8个月时间,账面损失高达17万元。这种贬值速度在燃油车时代几乎不可想象。
车主王先生刚入手一辆蔚来ET5旅行版,落地价35.8万元,如今同配置车型直接降价2万元。他无奈地表示:“当初选蔚来,就是信了它‘高端不降价’的说法,还有‘用户企业’的理念,现在感觉被‘背刺’了。”
面对用户质疑,李斌在沟通会上表示:“有老用户劝我‘不要太在乎他们的感受,蔚来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既透露出无奈,也表明了企业的选择。
千亿亏损下的生存抉择
蔚来至今仍未走出亏损泥潭,累计亏损已突破1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达68.91亿元,同比扩大30.19%。
李斌直言不讳地对比了蔚来与特斯拉的处境:“特斯拉可以亏16年,你们觉得市场会给我们亏16年的可能性吗?那不可能。” 他补充道:“中国的媒体和老百姓,对于亏损这件事情容忍度也没那么高。”
销量数据也反映了蔚来面临的挑战。2025年7月,蔚来汽车销量达2.10万辆,其中主品牌交付1.27万辆,乐道品牌交付5976辆,萤火虫品牌交付2366辆。相比之下,竞争对手表现更为亮眼——理想L系列月均交付超2.5万辆,2025年上半年问界M系列交付超15万辆。
补偿措施与财务考量
为缓解老车主情绪,蔚来推出了补偿措施。2025年1月1日至8月28日期间提车的用户,可获得6000元焕新礼金券,用于增换购蔚来新车。
李斌解释选择焕新券是因为这是“用将来的毛利去做这个事情”。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有十万用户拿到焕新券,五年内大概要花6个亿。这种补偿方式不会影响当期财报和过往财报。
李斌强调:“一旦要改当期财报和往期财报,基本上是‘灭顶之灾’,做任何补偿都要去回溯。” 这一解释揭示了企业财务处理的复杂性和限制。
市场竞争下的必然选择
蔚来此次降价也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乐道L90以26.58万元定价上市,若主品牌仍保持高价,将与自家新品牌形成直接竞争。
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现得很务实:“如果今天蔚来还是摆着一个高价,或者一个更高的毛利率,从经营的角度上有它的一个好处,但从量价关系的看,(目前的定价)肯定是比较容易看到市场竞争的。”
他进一步坦言:“如果蔚来继续保持高价,很难参与市场竞争”。这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价格战打得实在太凶了,蔚来不得不加入这场混战。
企业生存与用户利益的平衡
李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到今年,也有很多公司经营不下去了。我其实无法想象,如果我们蔚来经营不下去了,很多东西在向好,但是我们仍然离盈利还有距离”。
一些车主表达了理解。郑州车主赵女士2023年购买了蔚来ES6,虽未直接受降价影响,但也关注到其他车主的困境。“说实话,我也怕蔚来真的经营不下去,到时候换电、售后这些服务都没了,损失会更大”。
李斌强调:“把公司做好,才是对80万用户的责任”。在经营过程中“没法照顾到每个用户的利益,只能做对总体最合理的决定”。
结语
李斌承诺将研究换电券折扣等替代方案,但前提是不影响当期财报。蔚来全新ES8开启预售仅一天,订单热度就超过了此前爆款的乐道L90。
到今年年底,大三排SUV销量榜单将发生明显变化。李斌预测:“现在前十里只有乐道L90一款纯电,接下来纯电的占比肯定会大幅提升。”
市场竞争从未如此激烈,企业生存与用户权益的平衡之道,仍在考验着每一位创业者。
话题互动:你觉得车企降价求生是否应该顾及老车主感受?
支持:企业生存是关键,只有健康发展才能服务更多用户;
反对:降价背刺忠实用户,会损害品牌信誉和消费者信任;
中间立场:企业应平衡新旧用户利益,通过更好补偿方案寻求谅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