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销量1-8月首破2000万辆,8月销量同比增超16%,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一半,市场格局加速重塑

说真的,刚开车出门那会儿,十辆车里顶多有一两辆新能源,感觉还挺新鲜。现在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差不多半数了,这增长速度,连我自己都有点惊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8月全国汽车产销量都突破了2000万辆大关,销量同比增长12.6%(体感)。8月份单月更猛,销售量285.7万辆,同比涨了16.4%(估算)。这背后的推手呢,新能源那块贡献最大,市场占比达到45.5%(样本有限),简直近乎半壁江山。

昨天同事跟我说:现在买车别只看价格,得盯着有没有新能源版本,卡位比拼太激烈了。我点头表示认同,不然真落后了。说到这,你有没有发现,这波新能源热潮不像之前几波那样,烧钱烧得大,更多是技术和供应链跟上了节奏。打个比方,传统汽车研发像织一件手工毛衣,缓慢而细腻;新能源现在更像流水线上拼装电脑,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效率,也让交付速度快了不少。

汽车产销量1-8月首破2000万辆,8月销量同比增超16%,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一半,市场格局加速重塑-有驾

前面说新能源市场占比快到50%,其实得稍微收个场,这数据是行业协会官方的,包含了不少低门槛的经济车型,质量和体验自然参差不齐。纯电、插混、小型车到中大型车,用户需求差距也挺大。你说新能源是不是都合适普通用户?我自己还没理清,全靠市场验证。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以前对销量涨幅的判断有点悲观,觉得今年整体稳中有升,没想到像8月这么爆发的月份,跟政策叠加得挺紧密,企业产量和批发量都水涨船高。

说句题外话,买车时我发现同价位的比亚迪和特斯拉,电池和电控技术差别大不大?答案挺有趣。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公认高,续航扎实,日常用很耐操;特斯拉则更偏向科技感和驾驶体验,电池能量密度高,性能爆发力强。你会选哪台?这对很多买家来说,是个很现实的操作选择。

汽车产销量1-8月首破2000万辆,8月销量同比增超16%,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一半,市场格局加速重塑-有驾

供应链上,我绕不开一个问题:原材料涨价对整车价格波动究竟有多大影响?我有个修理工朋友说,大部分材料采购合同是提前锁价,不至于当月涨价马上反映。但长期看,这波涨价压力确实让价格空间变小了。说白了,厂商要么降毛利,要么转嫁给消费者,牵一发动全身。

聊回新能源汽车出口,1-8月新能源车出口达到153.2万辆,同比大增87.3%(样本少),这速度比国内涨得还快。奇瑞和比亚迪成为双巨头挺有意思。有人说这他们是在抢先布局海外市场,塑造品牌形象,难怪比亚迪出口量增长是一倍多。你觉得这些车能在国外抓住用户心吗?

顺便提问,你买新能源车更多看续航续航,还是日常用车的维护便利?老实说,有时候我自己也傻眼,明明技术迭代快,但不少地方服务网点还没跟上,维修起来太费时费心。哪怕是小问题,也能让车主抓狂。

还有一点让我自嘲,买新能源车之前总觉得0油耗成本划算,简单算了下,单纯电费换算下来,百公里成本大概是燃油车的一半(估算),但加上换电池、使用过程的充电时间成本等等,综合费用其实没那么低。你家附近充电桩多吗?这差距也大。

汽车产销量1-8月首破2000万辆,8月销量同比增超16%,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一半,市场格局加速重塑-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原先打算挑点数据谈谈用户画像的变化,但看了半天市场报告,发现这个话题比我想象复杂。消费者多样化、政策波动和车型层级太丰富,得慢慢消化。算了,这段先按下不表。

对了,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增速差别也挺明显,商用新能源车同比增长59%(估算),速度比乘用车快多了,显然物流和城市配送领域更积极拥抱电动。据说这跟运营成本和政府补贴有关,你觉得在实际操作里,这种转变会有多大阻力?

回想起3年前和销售聊天,他轻描淡写一句现在新能源车比燃油车的销售周期短多了,让我嗅到了行业节奏的变化。销售周期短,说明库存风险降低了,厂商信心增强了,但这背后是供应链更加顺畅,还是需求预期变得清晰?

汽车产销量1-8月首破2000万辆,8月销量同比增超16%,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一半,市场格局加速重塑-有驾

最后一个问题留给你:当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到底是用户在改变还是市场在塑造用户?咱们开着新能源车出门时,是不是每次轻轻踩下去,听着那种几乎没发动机声音的漂移感,都像是踩进了未来世界?这感官细节,你体验过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