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销量增速放缓背后,技术研发投入激增打造护城河,全球化与高端转型同步推进深化竞争优势

说销量放缓,你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哎,比亚迪是不是遇到瓶颈了?其实我刚翻了下笔记,8月销量是37.36万辆,比7月34.43万辆稍微有点回升,但远没有第二季度那种稳定30多万辆月销的场面。新能源这几年就是爆炸式增长,达到高速跑车的节奏后,想一直那么飙,实在不容易。

比亚迪前8个月卖了286万辆,完成全年550万目标不到一半,这看起来确实不给力。利润更扎心,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了近30%,单车利润掉到5000元,真心说,这利润水平让我觉得有点捉襟见肘。毕竟,不管多牛的公司,卖车还得赚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日子咋过?在我老朋友修理厂,老板还叹气说,电动车省油省心,但新车型维修成本也不低,折旧快,客户换车频率又高,他有点担心这利润问题能持续吗。

比亚迪销量增速放缓背后,技术研发投入激增打造护城河,全球化与高端转型同步推进深化竞争优势-有驾

这里面我得提醒自己,之前说销量放缓就是坏事有点太绝对了。比亚迪这半年研发投入猛增53%,达到308亿元,估算每天砸进去1.7个亿,这才是关键。技术研发是流水线上的道理,不是盖房子,一口气盖完,而是打地基、架结构、砌墙,每一步都不能偷。研发投入本质上就是比亚迪这个建筑队买了更好砖头、更专业的工人,准备在电池和智能驾驶上挖更深的护城河。

比亚迪在固态电池上动作尤为猛。能量密度超400Wh/kg,2027年要开始试装量产车型。听工程师聊过,这等于电池单位重量多装电,轻松把续航撑到一千公里级别。这东西对用户意义大,尤其在北方严寒或南方炎热的极端天气,续航焦虑能大减。虽然现在充电站铺设越来越密,但谁不想5分钟充400公里呢?兆瓦闪充技术已经媲美加油速度,这种体验的提升,不亚于手机从3G升级到5G。本以为其他车企能赶上,但根据我和一线供应链朋友闲聊,掌握这技术门槛高,比亚迪优势明显。实际上,这也是他们敢把研发砸重金的底气。

我有个猜测(纯属个人推测):固态电池批量装车后,比亚迪或许会采取换电池租用策略,类似手机换电池套餐,进一步拉长用户换车周期,提升利润率。没细想过,这事儿行不行,大家怎么看?

比亚迪销量增速放缓背后,技术研发投入激增打造护城河,全球化与高端转型同步推进深化竞争优势-有驾

紧接着,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布局也在提速,计划今年覆盖300万套NOA,也就是辅助驾驶系统。内部项目天神之眼正推广中,能实现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功能。我之前和一个销售聊过,他感慨这技术推广真不简单,尤其预算有限的中低端车型和高端车型用的硬件不一样。地平线芯片用在主力车型,英伟达则搭载在高端系列。这个分层合作策略,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最大化不同客户群需求。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比亚迪这么大的研发投入会让产品价格飞起,但不然。供应链其实像盖个蛋糕,材料、人工、设计是不同层级的,每个环节成本都得仔细算,花在研发的真不一定会直接转嫁给消费者。对比同等价位的特斯拉或国产竞品,实际用新能源车的用户用户体验绝对溢价感更强,这种多点投入,均匀输出的模式挺巧妙。

全球化方面,比亚迪海外销量这两个月涨得惊人——前7个月已经达到了55万辆,同比增长130%。这数字惊不惊喜?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市场的销量亮眼,我问了欧洲几家经销商,真的有人笑着说,比亚迪在全球化这盘棋下得还算灵活。这和过去单纯出口产品不一样,如今他们在匈牙利投资20亿欧元建厂,本地产电池、电机、整车,一锅端。换个角度说,比亚迪好像在给自己架了一条自给自足的供应链,不再盯着中国这个市场了。

但海外市场本地化也带来挑战。几年内交付稳定、质量把控和售后维护,都得下大功夫。毕竟今年我跟朋友说起,巴西那边的物流和售后还没完全跟上,他们也遇到过车递延交付的问题。感觉这条路尽管成势,但想把规模做大,仍需攻坚。

比亚迪销量增速放缓背后,技术研发投入激增打造护城河,全球化与高端转型同步推进深化竞争优势-有驾

说到高端转型,方程豹、腾势、仰望是比亚迪的三剑客,上半年卖了16万辆,增速达75%以上。仰望刚破万销量,作为国产千万元级汽车,挺了不得的。更重要的是高端车型利润是普通车的3到5倍,这也解释了利润下降的另一层原因——公司把目光转向品质和利润率优化,宁愿牺牲点销量也要稳住利润。这点懂车的人都知道,卖低端车多难赚钱,一线4S店销售人员常抱怨卖一辆高端车抵得上一周忙碌。

但我忍不住想问,这话题再延伸一下,高端车销量的增长,是如何触达更多消费者心理的?年轻群体是否买账?毕竟消费升级背后,市场看不见的心理博弈仍很复杂。

不得不说比亚迪的现金流,1549亿的储备覆盖有息负债5.4倍,算是铁打的江山。像我所知道的同行,那种负债压力一大,研发会被砍,市场面临断崖式风险。但是,比亚迪不用担心这点,保障了未来技术投入。工信部对行业整顿,无序竞争减少,反而给技术强、资金雄厚的企业打开了空间。

比亚迪销量增速放缓背后,技术研发投入激增打造护城河,全球化与高端转型同步推进深化竞争优势-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等后续数据出来再聊)

比亚迪这次增长放缓,我觉得不是停滞,而是换挡。研发和全球化这些动作可以理解为发动机调校,舍得投入,希望跑得更稳。就像我和老友聊车,销量是赛道成绩,但技术和布局才是整场比赛的耐力赛。

你怎么看,比亚迪的技术投入和全球扩张,是稳妥的长跑还是会遇到新的隐患?未来两三年固态电池正式量产后,车企们的竞争格局会不会被重新洗牌?这个问题,我觉得至少值得大家多关注,也顺便关注下自己开车那台车续航和智能化到底有没有跟上。

比亚迪销量增速放缓背后,技术研发投入激增打造护城河,全球化与高端转型同步推进深化竞争优势-有驾

说到智能驾驶,我刚才翻了下相册,车里那个自动泊车的场景我录了两段视频,感觉这玩意儿日常用起来比我想象中顺手多了。只是,真正用起来,你发现还得适应,不能盲目完全放手。这个细节不算啥,但好像也暗示了技术普及带来的人—机新磨合,挺有意思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