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力帆逆袭千里科技:AI奇才印奇获吉利奔驰重注,港交所豪赌智驾未来

圈内最近最魔幻的故事,莫过于一个在泥潭里摸爬滚打,眼看就要凉透的老牌车企,突然之间,被吉利和奔驰两位大佬一左一右架着胳膊,直接送上了港交所的敲钟台。

这事儿的主角,叫“千里科技”。你要是觉得这名字陌生,那它的前世“力帆”你总该听过吧?没错,就是那个从摩托车起家,一度做到民营车企标杆,后来又因经营不善差点“GG”的力帆。故事要是这么讲,无非就是个“破产重组,大佬接盘”的常规剧本,可坏就坏在,这次接盘的带头大哥,路子太野了。

他叫印奇,清华姚班出身,旷视科技的创始人。这哥们儿在AI圈里是封了神的人物,现在却一头扎进重资产的制造业,上来就把“力帆”这块老招牌给换成了“千里”,还搞了个新品牌叫“AFARI”,据说是“AI赴远方”的藏头诗。你品品,这文艺范儿的野心,压根就没想在传统赛道上玩。

成年人的世界里,光有梦想那是小孩子的童话。印奇不是圣诞老人,他知道要让这艘破船重新出海,光靠一个AI大脑是不够的。于是他组了个局,一个堪称“复仇者联盟”级别的管理层:副主席鲍毅,玩了二十多年全球资本,眼睛里都是钱和趋势;总裁周宗成,制造业里泡了二十年的老炮儿,闭着眼都知道一颗螺丝该拧在哪;联席总裁王军,更是个在智能汽车领域混了三十年的骨灰级玩家。

老牌力帆逆袭千里科技:AI奇才印奇获吉利奔驰重注,港交所豪赌智驾未来-有驾

这组合拳打出来,业内懂行的都倒吸一口凉气。纯搞智驾的公司,缺的就是制造业的根基,总感觉飘在天上;而传统车企呢?空有一身造车的本事,却总也跟不上AI的节奏,转型转得像大象跳街舞。千里科技这操作,等于把两边的王牌直接凑到了一起,你缺的我补上,我的长处给你用。

当然,光有人还不行,得有钱,有资源。吉利在这里扮演的角色,简直是“又当爹又当妈”。翻开千里科技的招股书,吉利既是它最大的客户,也是它最大的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光从吉利身上挣的钱就占了总收入的33.2%,同时采购额也占了29.7%。这哪是合作关系,这简直就是给千里科技的转型之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安全垫,告诉它:“大胆往前冲,后方有我。”

如果说吉利是雪中送炭的家人,那奔驰的入局,就更像是锦上添花的贵人了。奔驰图啥?图一个在智能化浪潮里不掉队,找一个有技术、有生产能力、还愿意合作的中国伙伴。而千里科技傍上奔驰这棵大树,拿到的可就不只是资金了,更是敲开全球市场大门的金钥匙。你想想,以后千里科技的智驾方案,要是能贴着三叉星辉的标卖到全世界,那估值还不得原地起飞?

故事讲到这儿,是不是觉得一片光明,马上就要“千里奔袭,前程似锦”了?

老牌力帆逆袭千里科技:AI奇才印奇获吉利奔驰重注,港交所豪赌智驾未来-有驾

别急,咱们再看看账本的另一面。2024年研发投入干到4.07亿,2025年上半年就砸了2.88亿,这烧钱的速度,一点不比那些PPT造车的初创公司慢。可结果呢?2024年亏了3.29亿,2025年上半年还亏着1.16亿,而且直到今天,公司超过85%的收入还得靠卖汽车和摩托车这些“旧时代”的业务撑着。

这就很尴尬了。一边是AI、智能驾驶、Robotaxi这些性感得不得了的故事,一边却是实打实的亏损和对传统业务的依赖。这就好比一个人,嘴上说着要去探索宇宙,但每天还得靠种地才能吃饱饭。

不过,也别急着唱衰。千里科技最聪明的地方,恰恰是它没把那块“种地”的业务给扔了。它和吉利联合搞的睿蓝汽车,主打一个“换电”。现在市面上,换电模式最大的痛点是啥?贵!但睿蓝7,车电分离之后,车身价才8万块,40秒换好电池就走。这套玩法背后,是已经建成的450多座换电站和成熟的平台技术。

这盘棋就有点意思了。换电生态,不就是未来自动驾驶和Robotaxi最好的能量补给站吗?当别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还在排队充电时,你的车40秒换完电又能出去接单了,这效率和成本优势,简直是降维打击。千里科技的RLM智能驾驶模型,还有那个号称业界首个AGIL3级的智能座舱,要是能和睿蓝的换电车型深度捆绑,那它讲的故事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老牌力帆逆袭千里科技:AI奇才印奇获吉利奔驰重注,港交所豪赌智驾未来-有驾

说到底,千里科技现在就像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边是传统业务提供的微弱但稳定的支撑,另一边是AI技术描绘的广阔但遥远的未来。这次递表港交所,说白了就是要从资本市场拿到更多的钱,去加固脚下的钢丝,好让自己能走得更远。

所以,咱们这些吃瓜群众,就搬个小板凳,泡杯茶,好好看着吧。看看印奇这位AI魔法师,是能真的给传统制造业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基因改造”,还是在这场豪赌中,烧光了巨头的信任和市场的耐心。这出戏,才刚刚拉开序幕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