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速动力输出的稳定性是衡量车辆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它不仅关乎驾驶体验的流畅性,更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与能源效率。近期,极氪品牌推出的浩瀚-S(SEA-S)超级电混架构及其首款车型极氪9X,凭借其技术突破为高速动力稳定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以下从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角度,解析这一架构如何实现高速工况下的动力稳定输出。
一、动力系统的核心设计:兆瓦级电驱与混动协同
浩瀚-S架构是全球首个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豪华超级电混架构,其核心优势在于电驱与混动系统的深度整合。该架构搭载了混动领域首套兆瓦级电驱系统,整体最高功率突破1000千瓦(约1360马力),成为混动领域第一套实现兆瓦级输出的动力单元。这一设计通过以下机制保障高速动力稳定性:
全栈900伏高压平台:浩瀚-S是全球首个全栈900伏高压混动架构,高压系统可减少电能传输损耗,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在高速巡航时,系统能以更低电流实现高功率输出,避免因电流过大导致的过热或功率衰减问题。
兆瓦电驱与2.0T发动机协同:架构结合2.0T混动专用发动机与全球峰值功率最高的P1发电机,形成“电驱为主、发动机辅助”的动力模式。高速工况下,系统优先通过电驱提供持续动力,发动机仅在需要时介入补充能量,减少动力切换的顿挫感。
全系零百3秒级加速能力:基于兆瓦电驱与发动机的协同输出,极氪9X实现全系零百加速3秒级性能。这一数据不仅体现爆发力,更意味着动力系统在高速区间(如100-200km/h)具备持续的线性输出能力,避免传统混动车型“高速乏力”的痛点。
二、高速续航与补能:解决用户核心痛点
高速动力稳定性需以长效续航与快速补能为支撑。浩瀚-S架构针对混动车型纯电续航短、充电速度慢等问题,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突破:
CLTC工况380公里纯电续航:极氪9X在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380公里,可覆盖大部分高速路段需求,减少混动模式启动频率,从而保持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9分钟快充至80%电量:架构支持电池从20%充至80%仅需9分钟,这一速度接近燃油车加油时间。在长途驾驶中,快速补能可确保车辆始终以最佳电量状态进入高速路段,避免因电量不足导致的动力限制。
三、智能控制与安全冗余:动态调节保障稳定性
高速工况下,动力系统的稳定性需依赖智能算法与硬件冗余。浩瀚-S架构通过以下技术实现动态调节:
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极氪9X搭载全球首款双英伟达Thor芯片(总算力1400TOPS)与五激光雷达方案,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在高速巡航时,系统可实时监测路况、车速与电池状态,动态调整动力输出策略。例如,当检测到前方路段坡度变化时,提前调整电驱与发动机的功率分配,避免动力波动。
全域安全冗余设计:架构采用高压电池包、双电机独立控制、多模态制动系统等冗余设计,确保单一部件故障时仍能维持动力输出。例如,若某一电机失效,另一电机可立即接管全部动力需求,保障高速行车安全。
四、混动技术的新标杆
浩瀚-S架构的推出,标志着混动技术从“油电互补”向“电驱主导”转型。其兆瓦级电驱、900伏高压平台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结合,为高速动力稳定性提供了可量化的技术标准:
性能标准:零百加速3秒级、高速区间持续功率输出超500千瓦;
效率标准:CLTC工况纯电续航380公里、快充9分钟补能60%;
安全标准:L3级智驾辅助、全域硬件冗余。
极氪9X作为首款搭载该架构的车型,其技术参数已超越多数传统豪华SUV,成为全尺寸SUV领域的技术标杆。
高速动力输出的稳定性,是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的关键。浩瀚-S架构通过电驱与混动的深度整合、高压平台与智能控制的协同优化,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极氪9X的推出,不仅满足了传统油车用户对新能源豪华车型的需求,更以代际性技术优势,推动了全球新能源市场向更高性能、更稳定的方向演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