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这桩事儿,的确让人抓耳挠腮。盘算着入手吧,续航里程、电池折损,桩桩件件让人挠头;搁置不买吧,油价像磕了药似的往上蹿,荷包瘪得厉害!近来风闻,电动车电芯身价要“拦腰斩”了?这消息一出,朋友圈里立马沸反盈天,都在打听:靠谱不?
这事儿还得从宁德时代那儿掰扯。他们家捣鼓出一种钠离子电池,自诩为头一个能规模化生产的。这玩意的最大长处就是实惠,据传度电成本能降到四五百块,只有眼下磷酸铁锂电芯的一半。
且慢,钠离子电池?听着有点似曾相识。可不是嘛,东风汽车早先也用过,不过都是些微型车,压根没溅起什么水花。这回宁德时代的新电芯有点门道,能让混动车纯电续航达到200公里,纯电动车直奔500公里而去。虽说跟那些动辄七八百公里续航的三元锂电芯比,还是逊色一筹,但掂量掂量那价码,要是能便宜一大截,那可就真是物超所值了。
而且,这钠电芯听说低温表现还行,零下四十度还能hold住续航。要知道,不少磷酸铁锂电芯一到寒冬腊月就“趴窝”,续航直接打折。这钠电芯若真有这么给力,那北方的老铁们冬天也能放心溜电动车了。
更让人心痒痒的是,电芯寿命据说能撑八年,基本与车同寿。现在不少电动车电芯,用个三五年就衰减得厉害,换电芯又是一笔巨款。这钠电芯要是真能扛八年,那可省事多了。
所以,这玩意儿要真顶用,以后十万块的电动车,续航五百公里,也不是镜花水月。这对于囊中羞涩,又想尝鲜电动车的后生仔来说,绝对是福音。
可话说回来,钠电芯也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它最大的倚仗就是成本洼地,原料也好寻摸。咱中国盐湖多的是钠,不像锂矿,还得看洋人的脸色。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开了供应链“卡脖子”的困局。
不过,咱也得理性看待。钠电芯的能量密度,目前还是比不上三元锂电芯。换句话说,同样体积的电芯,钠电芯能攥在手里的电量更少。这也是为啥钠电芯主要瞄准低端市场的原因。
对于比亚迪而言,宁德时代的钠电芯,无疑是个劲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芯的扛把子。尽管安全性高,但成本优势兴许会被钠电芯夺走。比亚迪要想继续独占鳌头,就得赶紧琢磨升级技术。
除了车用,钠电芯在储能电站、电动工具等行当,也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归根结底,价廉物美,谁不待见呢?
当然,任何新技术都有它的短板。钠电芯的大规模启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难题。比方说,回收体系还没搭建好。这么多电芯往后如何处置,是个老大难。不过总比现在大量使用的铅酸电池更环保,不是么?
眼下大家都在紧盯固态电池,觉得那才是未来的康庄大道。然而固态电池成本高企,量产仍是遥遥无期。相形之下,钠电芯这种过渡方案,反倒更接地气。
宁德时代这波操作,明摆着,就是想用白菜价电芯抢滩低端市场。现在电动车补贴退坡,车企压力山大,低成本电芯能帮他们稳住销量。咱老百姓也能少掏点腰包,买到更实用的电动车。
不过,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火爆,还得看实战表现。电芯降价了,车企总该让利才是,普罗大众总算能省下一笔。说到底,这就像一场牌局,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真本事。
反正我寻思着,科技日新月异,以后买车可能真不用伤筋动骨了。想想都乐开了花!不过话说回来,这“拦腰斩”的身价,真能落到消费者手里?别到时候,又沦为车企的利润增长点。这,才是我们最上心的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