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早啖头啖汤,王先生不惜氪金选配,这桩事儿听着就玄乎,可偏偏让胶州的王先生撞上了。
你说这是“抢跑占位”的诀窍,还是“望梅止渴”的障眼法?
王先生这遭际,说白了就是图个先着。
相中了华为问界M8,三月就下了订。
店员拍胸脯说,这车如今炙手可热,排队少说也得七八周。
但凡您肯参加个“尝鲜计划”,添置点力荐的配置,立等可取!
王先生左思右想,得,为了先睹为快,忍痛割爱,没选自己心水的内饰,白白多掏了几张毛爷爷。
孰料呢?
四月过半,旁人皆已喜提爱车,王先生的座驾却仍是镜花水月。
几番追问,才知交付时日定在五月底,勉强赶上“尝鲜计划”那四到六周的承诺。
王先生这下不乐意了,莫不是我这钱打了水漂,空欢喜一场?
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的是,他转头去问界官方,人家压根儿就没听过“尝鲜计划”这码事儿。
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
是华为智能生活馆(青岛胶州龙湖店)自个儿炮制的“土政策”?
还是华为总部确有此项,只是门店语焉不详?
店里的金经理倒是一口咬定,“尝鲜计划”乃是华为上层授意,绝无诓骗之嫌。
可凭据呢?
如今还在“抓紧向上峰索要批文”。
这“抓紧”二字,颇堪玩味。
鸿蒙智行的客服一锤定音,否认了“尝鲜计划”的存在,这下,更是一锅粥。
一个言之凿凿,一个矢口否认,消费者置身其中,一头雾水。
此事背后,实则折射出诸多癥结。
其一,信息藩篱。
买家与卖家之间,永远存在着信息差。
销售员为了冲业绩,难免夸大其词,甚至玩弄一些春秋笔法。
其二,饥饿行销。
新款上市,产能告急,搞个“尝鲜计划”、“臻享版”,人为制造稀缺感,撩拨消费者的购买欲。
可这种饥饿行销,稍有不慎便会弄巧成拙,沦为一场空头支票。
话说回来,王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
眼下购车,各色“加装包”、“升级服务”层见迭出,稍不留神便会踩坑。
厂家恨不得榨干最后一滴油水,消费者想捂紧钱袋子,难如登天。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矛头指向销售的个人行为时,是否忽略了更为深远的制度漏洞?
比方说,销售提成制度是否过于激进?
厂家对门店的监管是否流于形式?
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是否健全?
此事最终会如何收场?
想来也就是门店赔个不是,退还部分款项,抑或赠送几次保养。
但更要紧的是,厂家得扪心自问,别把消费者当成待宰的羔羊。
毕竟,水可覆舟,亦可载舟。
你今日玩弄花样,他日或许便无人问津了。
归根结底,消费者所求的,并非什么“尝鲜计划”、“臻享版”,而是坦诚相待与信息透明。
别总想着薅羊毛,踏踏实实把产品打磨好,服务跟上,方是康庄大道。
否则,纵使你一时得逞,终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拿王先生这事儿来说,他当初为了“先人一步”这个关键词,付出了额外的代价和妥协。
可最终,他收获的却是迷茫和恼火。
但愿此事能给厂家们敲响警钟,别让“先机”变成“陷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