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

“从北京到上海,1000公里路程只充了两次电。”雷军坐在驾驶座上,对着手机直播镜头比了个“耶”。他身后的小米YU7在高速公路上疾驰,车顶的激光雷达闪着微光,仪表盘上的能耗数据稳稳停在15.2kWh/100km。评论区瞬间炸锅:“这续航是开挂了吧?”“特斯拉Model Y看了连夜改PPT!

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有驾

这场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小米首款纯电SUV的真实测试画面。一台车长近5米、轴距3米的“庞然大物”,用820公里续航和3秒级零百加速,把纯电SUV市场的价格和性能标准直接掀翻。25万起售、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定价策略,更是让网友直呼:“雷军又要当‘价格屠夫’了!

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有驾

性能怪兽:把超跑塞进SUV的壳子里

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有驾

如果你觉得电动车只能“佛系代步”,小米YU7可能会颠覆认知。它的双电机四驱版本拥有508kW综合功率(约691马力),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堪比保时捷Macan EV。有媒体实测,这台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仅需3秒出头,甚至比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版(3.7秒)还快。

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有驾

更夸张的是续航表现。单电机后驱版CLTC工况续航820公里,日常通勤一个月充两次电足够;而双电机版在雷军的实测中,1000公里长途仅需补能两次,平均每公里电费不到3毛钱(按谷电计算)。一位开Model Y的车主试驾后感叹:“我开特斯拉跑高速得掐着表找充电桩,这车居然能一口气从上海跑到武汉?

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有驾

秘诀藏在细节里:全域800V高压平台让充电效率提升30%,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密度比Model Y高15%,再加上低至0.23Cd的风阻系数(比保时捷Taycan还低),硬是把能耗压到了“抠门级”。

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有驾

定价玄学:25万买中大型SUV,小米在“亏本卖车”?

雷军牌局颠覆者:820km续航+3秒加速定价25万,Model Y危局-有驾

“Model Y卖26万,小米YU7卖25万,尺寸更大、续航更长,这账怎么算都是亏啊!”有网友在论坛里算了一笔账:小米YU7的轴距比Model Y多出11厘米,后排能轻松跷二郎腿;车长多25厘米,后备箱塞下四个行李箱还有富余。更别说全系标配的无框车门、21英寸轮毂和隐藏式门把手,怎么看都像是30万级别的配置。

但雷军显然有他的“省钱秘籍”。供应链人士透露,小米通过三招把成本砍到脚踝价:

1. 电池革命:入门版用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比Model Y的4680电池低15%;

2. 自研突围:V6电机省去外采费用,激光雷达选装方案再砍30%硬件成本;

3. 生态输血:用米家用户的购物数据精准定位购车人群,营销费直降40%。

甚至有传闻称,小米可能推出“青春版”——砍掉激光雷达,价格杀到19.59万。这让人想起当年小米手机用1999元横扫市场的场景,有车评人调侃:“特斯拉销售现在听到‘小米’俩字,估计手抖到连咖啡都端不稳。”

智能内卷:激光雷达是智商税还是黑科技?

关于小米YU7的智能化配置,网友吵翻了天。顶配版搭载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遇到红绿灯能自己转弯;而入门版用纯视觉方案,虽然只支持基础L2+级智驾,但价格便宜2.8万。

数码极客们坚持“没有激光雷达的车不配叫智能”,但家庭用户更务实:“省下的钱够买五年车险,还能给娃报个兴趣班。”不过小米显然押注了前者——车顶激光雷达做成隐藏式,PHUD景深抬头显示把导航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连下雨天靠近车辆都能自动开门。一位宝妈试驾后说:“以前觉得自动驾驶是噱头,但这车能在我接电话时自动减速跟车,真香!

生态霸权:你的车比你更懂生活

如果说性能是小米YU7的肌肉,智能生态就是它的“大脑”。这台车和米家生态深度绑定,堪称“移动版智能家居”:

- 无感解锁:手机靠近自动开门,雨天不用腾手掏钥匙;

- 智能预判:根据日程提前预热电池,下班前自动规划充电时间;

- 家居联动:离家5公里时,车内喊一声就能启动扫地机器人和空调。

一位小米SU7车主试驾后吐槽:“开过YU7再回头看传统车机,感觉像从iPhone换回诺基亚。”更绝的是,这车甚至能根据用户习惯推荐附近餐厅。雷军在直播中演示过:开车到陌生城市,中控屏直接弹出“您常点的湘菜馆在3公里外”,导航一键直达。

写在最后:Model Y的危局,小米的阳谋

2025年的夏天,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定要掀起一场风暴。当特斯拉Model Y还在用“719公里续航、4.3秒加速”捍卫销冠地位时,小米YU7已经用820公里续航、3秒破百和25万定价撕开缺口。更可怕的是,小米的玩法远不止“堆参数”——它用智能生态绑定用户,用成本控制颠覆定价,甚至用“1999元式定价”唤醒了一代人的记忆。

一位业内人士说得好:“以前觉得小米造车是玩票,现在看他们是要把‘性价比’三个字焊死在车门上。”这场从手机圈烧到车圈的跨界战争,或许会让2025年的车市记住两件事:一是雷军的“价格屠夫”名号绝非虚传,二是Model Y的销冠宝座,这次真的悬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