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军工路2500号,如何铸造一个全球商用车巨头?
在风云变幻的全球汽车市场,有一种速度叫“MAXUS速度”。
它不是简单的生产线节拍,而是指一个品牌从诞生到风靡全球70余国,从满足用户到“被用户定义”的进化速度。这个品牌,就是上汽大通MAXUS(MAXUS品牌始于1896年)。它的背后,坐落于上海军工路2500号的神秘“技术心脏”——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正以超40亿/年的投入,为这场速度与雄心的征途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核动力。
第一幕:用户定义一切——C2B,不止是定制,更是重塑产业的“魔方”
当传统车企还在为“什么是用户想要的”而进行市场调研时,上汽大通已经将选择权彻底交还给用户。它在中国汽车界率先掀起了一场C2B(用户直连企业)革命。
这并非简单的选配游戏。想象一下,超过60万名用户,从产品的功能定义、外观设计,到最终的定价策略,全程深度参与,如同一个庞大的“产品共创联盟”。这使得上汽大通能够排列组合出超过2万种车型,其中超过40%的订单都是深度个性化配置。
这种模式的颠覆性在于:
它消弭了供需鸿沟: 用户需要什么,大通就造什么。从兼顾商务与家庭的MPV旗舰G90、大家系列,到硬核越野与智能科技兼备的D90 SUV,再到为创业者量身打造的“大拿”纯电物流车,每一款明星车型的诞生,都深深烙印着用户的意志。
它创造了“大通速度”的基因: 敏捷的响应能力,让上汽大通既能满足碎片化的个人需求,又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经济效益,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驱动品牌迭代。
第二幕:军工路2500号的“心脏”——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的硬核进化
如果说C2B是上汽大通的“神经网络”,那么位于上海杨浦军工路2500号的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就是其强劲跳动的“心脏”。
这座投资逾40亿的研发基地,是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的策源地。它整合了上汽大通、跃进、申沃、红岩等所有商用车业务的研发力量,其硬核实力体现在:
世界级的试验“兵工厂”: 这里不仅有能模拟全球极限工况的动力总成实验室、整车性能试验场,更有为未来铺路的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验证道路。在这里,工程师们借助西门子Simcenter等国际顶尖仿真平台,在数字孪生的世界里“聆听”每一丝风噪与振动,推敲每一克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技术里程碑的缔造者: 正是在这里,诞生了国内首款搭载采埃孚9AT变速箱的宽体轻客“新途V80”,实现了动力与燃油经济性的革命性突破。也正是在这里,“大拿”系列的“方圆之融”美学设计与长续航三电系统被精心打磨,为电动商用车树立了新标杆。
这里不生产汽车,但这里定义着每一辆上汽大通汽车的性能、品质与智慧。
第三幕:不止于车,剑指生态——当“创富工具”遇上华为“乾崑”
手握用户和技术两张王牌,上汽大通的雄心早已超越了“造一辆好车”。它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出行生态,赋能每一位用户。
发布“极致TCO”战略: 2025年,上汽商用车正式宣告,未来将聚焦于全生命周期成本(TCO),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实现从购车、用车到养车的全链路价值最大化。这背后,是年销50万辆、五年销量翻番的宏大目标。
携手华为,共建智慧大脑: 上汽大通已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引入其领先的“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未来的大通商用车将不仅仅是运输工具,更是接入云端的智能终端,能够实现货物智能调度、车队云端管理和更高级别的驾驶辅助,一个庞大的智慧货运生态已然启航。
启动10亿元创富基金: 品牌不止有技术的高度,更有温度。上汽大通推出10亿元创富基金,为退役军人、小微创业者提供0首付、专项补贴等金融支持,让“创富工具”真正成为普通人开启事业的钥匙。
未来展望:从上海出发,回归世界,定义未来
从收购英国百年品牌LDV的技术平台,到如今以MAXUS之名回归欧洲,在澳洲市场与丰田分庭抗礼,上汽大通的全球化征程,是一次漂亮的“品牌回归”与“实力超越”。
未来,上汽大通和它背后的技术中心,将继续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赛道上全速前进。它要做的,不仅是提供一辆车,更是构建一个从V2X车路协同到V2G能源交互的智慧绿色物流全生态。
上汽MAXUS,早已不只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它是一个由用户、科技与全球雄心共同驱动的“新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全球商用车产业的中心舞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