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这车,搁国内,一直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意思。
你说能扛大包,听着瓷实,但又老让人联想到“老坷垃”、“白菜价”。
可架不住,这几年,皮卡又开始冒头了,特别是那种带点赛博朋克味的。
长安猎手,就算这么个“半道出家”的角儿,增程式动力,听着就挺扎劲。
这不,长安猎手落价了,顶格优惠1万6,这消息一出,不少人就开始犯嘀咕:这是真香定律,还是另有门道?
先说说这降价本身。
一辆车,刚露脸没多久就掉价,这事儿细寻思,门道不少。
你说厂家是菩萨心肠?
还是行情不如意?
都有可能。
但换个角度,降价也未见得是桩坏事。
横竖,对于买家来说,能用更少的银子,淘到一样的家什,那铁定是喜闻乐见的。
只是,这落价幅度,也流露出一些眉眼高低。
原价13.99万起,现在12.79万起,这幅度可不小了。
这背后,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八方受敌。
你看,长城炮、江铃大道、郑州日产锐骐7,这些老炮儿都在磨刀霍霍,而且价码也都在一个池子里。
长安猎手要想像条鲶鱼,光靠“增程式”这杆大旗,怕是还不够,肉搏战,也是一招险棋。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市场对增程式皮卡的认可度还有待升温。
到底,大伙儿对皮卡的刻板印象,还是那种“糙老爷们”的做派,要的就是扛造耐用。
增程式,听着是挺清爽、挺省钱,但靠谱不靠谱?
后期维护花销大不大?
这些都是潜在主顾会盘算的事儿。
说起增程式,这玩意儿确实有点意思。
它既有烧油车的续航底气,又有电车的驾驶快感。
但问题也来了,它始终绕不开“啃油”这茬儿。
对于那些死磕环保的人来说,估计还是会站队纯电皮卡。
但纯电皮卡的电量焦虑,又是横在眼前的一道坎儿。
这就凑成了一个挺有嚼头的牌局:烧油皮卡,身经百战,但不够绿色;纯电皮卡,环保先锋,但续航拉胯;增程式皮卡,想左右逢源,但又有点“两头不着杠”。
其实,置办家当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二选一。
你图个啥?
你能将就啥?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对于那些常年在外奔波,又不想有电量恐慌,而且还想尝尝鲜的人来说,长安猎手倒是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但对于那些追求极致划算,或者对皮卡有独到需求的人来说,搞不好还是会另觅高枝。
聊到皮卡,就绕不开它的“七十二变”。
能装货,能撒野,还能大刀阔斧地改装。
在洋人那儿,皮卡是一种很接地气的生活方式。
但在咱们这儿,皮卡的“干活属性”似乎更浓一些。
这背后,其实也折射出咱们对车子的认知差异。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皮卡框定为“挣钱工具”时,是否忽略了它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可能性?
转回来说,长安猎手的降价,也给其他皮卡厂商敲了个边鼓:在商言商,最终得实惠的还是消费者。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打磨产品力,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里站稳脚跟。
而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选择也更多了,这总归是件舒坦事儿。
只是,但愿未来的皮卡,能摘掉“土掉渣”的帽子,真正成为一种象征自由、象征个性的生活符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