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年混动车,换了油车,终于明白,为啥车主都后悔了

最近这些年,油价一涨再涨,每次去加油站,看着计价器上飞速跳动的数字,心里都跟着咯噔一下。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混动汽车,觉得这玩意儿又是电又是油的,肯定能省下不少钱。

可事实真的像宣传里说得那么美好吗?

开了3年混动车,换了油车,终于明白,为啥车主都后悔了-有驾

不少第一批从燃油车换到混动车的车主,开了几年之后,一算账才发现,这笔经济账远比想象中复杂,当初为了省油的美好愿望,到头来可能只是个“美丽的误会”。

咱们先从买车那一刻说起。

很多人下决心买混动车,就是被那个极低的官方油耗数据给吸引了,比如百公里四五个油,听着就让人心动。

销售人员再旁边一算账,说您看,按现在这油价,一年开两万公里,光油钱就能比燃油车省下大几千甚至上万块。

这么一听,感觉多花几万块钱买个混动版也值了,几年不就把差价开回来了吗?

这就像一个看起来回报率很高的理财产品。

然而,现实往往会给你泼一盆冷水。

首先,同一款车型,混动版本的售价通常要比纯燃油版贵上好几万块钱。

这笔钱,如果你不去买混动车,而是继续开燃油车,足够你加好几年的油了。

这笔账,在买车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性地忽略,总觉得未来的“省”能覆盖当下的“贵”。

开了3年混动车,换了油车,终于明白,为啥车主都后悔了-有驾

更关键的是,那个诱人的低油耗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它需要在城市拥堵路段,频繁起步停车,让电机发挥最大作用,同时驾驶习惯还得特别温柔,并且要保证电池里一直有电。

可对于很多车主来说,用车环境不可能这么理想。

就拿经常跑高速的人来说,在高速巡航状态下,车辆主要靠发动机驱动,电机的辅助作用变得很小,这时候混动车的油耗表现和同排量的燃油车其实差不了多少,甚至因为车身更重,油耗可能还会稍高一些。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个特别高级的节能电饭锅,结果你天天用它来当柴火灶使,那它节能的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

还有就是保险费用,这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坑”。

混动车的保险,特别是第一年的全险,往往比同价位的燃油车要贵不少。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他们的定价是基于风险和成本的。

混动车里有发动机、变速箱,还有一套复杂的“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

这些部件都金贵得很,万一发生碰撞,维修成本比纯燃油车高得多,保费自然也就跟着上去了。

所以,光是买车和买保险这两项,就已经把未来几年省油的钱提前透支了。

开了3年混动车,换了油车,终于明白,为啥车主都后悔了-有驾

如果说买车时的额外花费只是“一次性投入”,那么后续的保养和维修,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无底洞。

以前开燃油车,做个常规的小保养,换换机油机滤,可能三五百块钱就解决了。

可换了混动车之后,每次进4S店,保养账单上的数字就没那么亲切了,动辄八百上千是常事。

4S店的解释听起来也很有道理:混动系统结构复杂,既要保养发动机,又要检查电路系统、电池组状态,需要专门的检测设备和经过培训的技师,成本自然高。

这钱,你花得明明白白,但心里也确实在滴血。

保养还只是小头,真正让人寝食难安的是电池问题。

电池是混动车的心脏,但它和我们的手机电池一样,是个消耗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多,性能衰减是必然的。

很多早期的混动车,厂家对电池的质保政策并不像现在这么给力。

就像文章里那位车主遇到的情况,车子刚开三年,电池就明显不行了,续航大打折扣。

到4S店一检测,结论是电池组需要更换,报价接近三万块,这还不算工时费。

这笔巨款,足以让车主当初所有关于“省油”的幻想彻底破灭。

开了3年混动车,换了油车,终于明白,为啥车主都后悔了-有驾

为了省几千块油钱,结果要掏几万块来换电池,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

正是因为早期车主们踩了这些“坑”,才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现在,以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为代表,比如比亚迪等,就非常有远见地推出了“三电系统终身质保”(通常限首任车主)的政策。

这一招直接打消了消费者最大的顾虑,把换电池这个最大的潜在开销给兜底了。

这不仅仅是技术自信的体现,更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买混动就是赌电池寿命”的局面,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骄傲。

除了电池,混动车上密密麻麻的各种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也比燃油车更容易出现一些小毛病,仪表盘上时不时亮起的故障灯,每一次都可能意味着又要往修理厂跑一趟。

对于插电式混动车来说,充电和续航的现实也远没有宣传中那么美好。

厂家标称的纯电续航里程,比如60公里,那是在最理想的工况下测出来的。

在实际使用中,能开到40多公里就算表现不错了。

尤其是在冬天,气温一低,电池活性下降,再开上暖风,纯电续航里程直接打个对折,可能跑个二三十公里就没电了。

开了3年混动车,换了油车,终于明白,为啥车主都后悔了-有驾

这就导致车主需要频繁充电,如果家里没有固定充电桩,每天找公共充电桩就成了一件烦心事。

公共充电桩的现状大家也清楚,要么数量不够用,要么就是坏的,要么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了,还被燃油车占着位子。

本来买车是为了方便,结果为了省点油钱,每天都要为充电这件事操心劳神,生活品质反而下降了。

长途出行时,插电混动车的优势也不明显。

当电池电量用完后,它就变成了一台背着几百斤重电池组的燃油车,油耗自然不会低。

最后,当车主被这些问题折磨得筋疲力尽,打算把车卖掉换车时,二手车市场会给出最沉重的一击。

在二手车商眼里,早期的混动车,特别是电池质保政策不明确的车型,保值率相当惨淡。

相比同车龄的燃油车,混动车的价格要低上一大截。

原因很简单,下一个买家和你当初的顾虑是一样的,甚至更重:这块电池还能用多久?

万一买回来没多久就要花几万块换电池怎么办?

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让二手车商在收车时会把价格压得非常低。

这么一来,车主当初多花的那几万块购车款,加上这些年省下来的油钱,在卖车的时候,可能一把就全都亏进去了,甚至还亏得更多。

这也就彻底印证了那句在老车主圈里流传的话:混动车,省油但真不一定省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