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海车展,这场全球最大的汽车盛会,已经变成国产车的狂欢,合资车正式变成配角。
往昔奔驰宝马那标志性的 “三叉星” 与 “蓝天白云” 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国产车的璀璨光芒。比亚迪构建起庞大的 “王朝矩阵”,从主品牌到高端子品牌 “仰望”“方程豹”,甚至尚未官宣的 “X 界” 系列,展车琳琅满目,阵容强大到需分馆陈列。吉利也不遑多让,极氪、领克、银河一字排开,极氪 9X 以 “百万级混动 SUV” 之姿重磅登场,1500 公里续航、3 秒级零百加速、超 5.3 米车长,强大气场直压 “库里南” 。传统车企同样奋勇争先,广汽传祺携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向往 S9 惊艳亮相,北汽极狐展示激光雷达加持的 T1,就连五菱也在 “6 万级智驾” 领域大胆探索。国产车的展台前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成为消费者目光聚焦的核心。
反观合资品牌阵营,尽显落寞之态。雪佛兰、斯柯达、北京现代干脆未租展位,法系车更是全军覆没。曾经的 “性价比之王” 韩系车,如今连网约车司机都不待见,一句 “伊兰特?那都是五年前的记忆了!” 道尽沧桑。超豪华品牌也未能幸免,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集体缺席,仅宾利勉强支撑场面。
在高端市场的角逐中,国产车更是主动出击,将战火燃至 BBA 的后院。华为鸿蒙智行的尊界 S800,预售价 100 万起,3370mm 轴距超越迈巴赫,L3 智驾、华为星河通信、途灵龙行平台三大黑科技傍身,余承东豪言 “对标劳斯莱斯,我们靠技术不讲情怀!” 蔚来子品牌乐道 L90,凭借蔚来换电站的优势,将 6 座全尺寸 SUV 价格压至 30 万以内,还能实现 3 分钟快速换电,这是要 “逼死理想 L9” 。小米首款电动 SUV YU7 续航 820 公里,双电机版本功率 508 千瓦,23 万起的定价剑指特斯拉 Model Y。
奔驰虽推出 “史上最智能” 纯电 CLA,具备国产加长轴距、L2++ 智驾,却被观众吐槽 “85 度电池卖 40 万?隔壁极氪 9X 的 1500 公里续航才叫真香!” 宝马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 虽有全景 iDrive 座舱、驾控超级大脑、800V 高压平台等先进技术,可惜距离量产还需两年,只能算是 “期货”。奥迪更是连展台热度都被华为抢走,被网友调侃 “灯厂?现在玩灯最厉害的是小米!” 即便合资品牌努力挣扎,上汽通用推出 24.99 万起的插混 MPV GL8 陆尚,北京奔驰给纯电 CLA 装上两档变速箱 “省电”,但这些 “微创新” 在国产车的 “科技轰炸” 下,显得苍白无力。社交平台热搜榜上,华为、极氪、小米等国产车品牌讨论量远超大众、奔驰等合资品牌,流量的差距,凸显出市场关注度的天壤之别。
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已然改写。过去 “外资技术 + 国产价格” 的模式,如今变为 “国产技术 + 外资情怀”。国产新势力不再局限于参数比拼,而是在生态构建上发力。小米将车打造成 “移动的小米之家”,华为用鸿蒙系统实现车机、手机、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蔚来在展台开设咖啡吧。而合资品牌的销售员还在念叨 “百年造车工艺”,在追求科技与多元体验的年轻消费者眼中,车机连 B 站都不能装,实在难称智能。
本届上海车展,国产车收获国内消费者热烈追捧,成为绝对主角,而合资车则在加速退场。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品牌的 “成人礼”,更是向全球汽车业发出的战书 —— 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车必将占据更多版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