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凯迪拉克这个牌子,总给我一种挺拧巴的感觉。尤其是在电车这事儿上,你看它那几款试水的新能源,IQ傲歌也好,IQ锐哥也罢,在国内市场里,跟那些新势力或者转型快的传统国产品牌比,声音确实不大,销量也平平。
但它又偏偏不肯放弃那股子美式豪华的劲儿,这不,又憋出来个大家伙——凯迪拉克VISTIQ。这车还没正式来呢,测试车倒是露了脸,海外价格也摆在那儿,77395美元起,换算过来得56万人民币往上。
我琢磨着,凯迪拉克这次是想用“大”和“气场”来重新定义自己的电车存在感。毕竟,这车光是体型就摆在那儿了,车长5222毫米,宽度算上后视镜能飙到2203毫米,就算去掉镜子,实际宽度也得有2米,高度1804毫米,轴距3094毫米。
这尺寸,跟咱们现在议论挺多的问界M9(长5230毫米,宽1999毫米,高1800毫米,轴距3110毫米)比起来,几乎是旗鼓相当的巨无霸。你说它是不是想用这种实打实的物理存在感,来压过对手的气势?
特别是外观设计,它没学那些新势力搞得花里胡哨,反倒是保留了凯迪拉克燃油车上那套分体式大灯组的经典元素。这种设计,我觉得挺聪明,既有电动车封闭格栅的现代感,又带着点老派美式豪车的沉稳,夜里格栅还能点亮,辨识度一下就起来了。
你看它那个车头,硬朗、方正,确实有种“不怒自威”的派头。侧面更是典型的美系大块头轮廓,再配上可选的21、22、甚至23英寸的大轮毂,那视觉冲击力是真足。
而且它在个性化上也挺下功夫,13种车身颜色可选,纯色、双拼都有,这就像是给你这台大机器披上了各种华丽的外衣,让你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而不是只有清一色的“电车白”。
坐进车里,虽然没了实体按键,被一块8英寸触控屏替代,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贯穿式的33英寸大曲面屏,这东西一下就把科技感拉满了,跟你想象中的美系老干部风格完全不一样。
方向盘设计得也比较规矩,两幅式圆形的,看着舒服,不像有些电车非得整点奇形怪状的。中控台上还能看到木纹或者碳纤维饰板,这都是在努力营造那种豪华的氛围感。
而且它在空间利用和乘客体验上似乎也花了心思,海外版本是2+2+3的7座布局,第二排有独立的8英寸触控屏调空调和座椅,第三排都有出风口、充电口、杯架,甚至还有独立的小天窗。
这些细节都在告诉你,这不仅仅是一个驾驶者的机器,它也是一个能好好照顾到每一位乘客的大沙发。这种对乘坐舒适性的强调,也是美式豪华的一个传统体现。
更让人意外的是它的性能,一个整备质量将近2.87吨的大块头(比理想L9的2.57吨和问界M9的2.63吨还重点),居然能靠前后双电机爆发出458.6千瓦(624马力)的总功率和880牛米的总扭矩,零百加速只要3.7秒。
这个加速成绩,放眼整个大型SUV市场都是相当炸裂的。想象一下,这么一台看起来沉稳、庞大的车,红灯变绿时能瞬间弹射出去,这种巨大的反差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气场”。
空气悬挂和后轮转向这些高级配置也没落下,这些都是为了让这台大车开起来更灵活、更舒适,进一步提升它的行驶质感和豪华感受。
然而,就在它用庞大的身躯、炫酷的科技内饰和惊人的加速性能构建起强大的“美式豪华电车气场”时,一个致命的弱点出现了——续航。海外公布的482.8公里(300英里),在国内这个动辄700、800公里续航起步的市场里,确实显得有点不够看。
这就像一个穿着华丽礼服、身材魁梧的绅士,却告诉你他只能走一小段路就得歇脚了。这种功能上的短板,跟它试图营造的强大气场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要问,它的“漂亮”和“大”够不够弥补这个硬伤?
特别是考虑到凯迪拉克在国内市场一贯的打法,大幅降价是常态。如果这款VISTIQ带着56万人民币往上的身价进来,面对问界M9等强劲对手,它的“气场”和“漂亮”能值多少钱,最终还得看它怎么定价,才能在这个卷到飞起的市场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