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奔驰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2%,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亮眼,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

梅赛德斯奔驰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2%,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亮眼,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

你知道吗?最近看了个数据,三季度奔驰的全球销量只有52.53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大约7万辆。我在网上翻了翻那个官方公告,数字挺扎心的。这意味着,虽然新能源车就像是被点燃的火苗在燃烧,但整体销量反而在下降。

梅赛德斯奔驰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2%,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亮眼,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有驾

你别说,新能源车型倒是逆势上涨了10%,达到了9.63万辆。我还和朋友打趣说,电动车是明星,但演员们的舞台好像在逐渐缩小。尤其是在美国市场,奔驰三季度只卖出80,000辆,比去年少了17%。这块市场对奔驰而言,最近压力很大——关税、政策变化,交叉影响,才导致销量出乎意料地滑坡。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去年那个卖车的老兄,他跟我说:美国消费者越来越偏爱皮卡和SUV,对豪华轿车兴趣减弱。我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欧洲市场表现还不错,增长了2%,达到了16万多辆。可能本身欧洲豪车市场的小圈子比较稳定,尤其是一些有传统的国家,买车还是更看重品牌背书和驾驶感。

但国内市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三季度才125,100辆,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7%。这个数据,挺让人皱眉的。说一句,实际在中国做车的朋友说,去年至少还觉得疫情结束后市场会回暖,现在看,需求真是不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崛起像是一股洪流,把那些传统豪华品牌推到角落里。据我估算,去年奔驰在华卖了大概68万多辆,今年下来,可能就是个66万、67万的样子,下降点儿不奇怪。

梅赛德斯奔驰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2%,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亮眼,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有驾

有人问,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原因复杂。一方面,新能源增长快,但传统豪华车的转型明显滞后。比如奔驰的电动车系列,EQ系列。我印象里去年我第一次试驾那台EQB,内饰还挺好,但销量嘛,基本上就是个概念车。我还记得当时看了下销量日报——8月,EQB只卖出了294辆。你说这电动车占比多低?估计很多人还是觉得买得起的电动车还不够成熟,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充电基础。

实际上,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除了奔驰,奥迪、保时捷、宝马都在都在踢铁板。宝马三季度卖了58.83万辆,比去年多了8.8%,但在中国市场,却只增长0.4%。保时捷去年全球也回调了6%,在中国更惨一多,下降了28%。这些品牌都在拼命推电动车,但市场反应不尽如人意。是不是太快变革,消费者还没适应?我猜测不一定。市场已经被电动车占据,传统豪华车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压缩。这是我的猜测,不一定准,但其实也挺合理。

讲真,我一开始以为,豪车市场还能靠品牌的传统情感维持一段时间,但看多了行业内人士的分析,感觉这种优势正逐渐流失。消费者变了,这句话,倒不是空洞。而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和偏好,真是跟小时候完全不同。

梅赛德斯奔驰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2%,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亮眼,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有驾

这也让我想起一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我那个相册,看到一张去年拍的,朋友的买车合同。那天,他提到最重要的不是车名牌,而是整车体验。你看那售后,修个车动不动就得两三个星期,贵吗?还不如换车快。他还叨叨说:其实车子越复杂,维修、保养就越贵。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心理都一样——觉得养一辆豪车,也没想象中那么省心。

抛开销量数字,买车这事,还是挺人情味的。有人跟我说:我觉得,用车体验比品牌更重要。我没细想过,但想想也对。别看表面上豪牌的标签,每年的保值率、维修成本、充电便利度,都是真实的考量。

梅赛德斯奔驰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2%,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亮眼,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有驾

说到这里,我还在想:未来几年,这种变化会不会加速?奔驰准备了新品,慕尼黑车展上要推出的纯电版G级、C级,还包括新款的电动GLC。它们的目标,就是要弥补转型的空白。但这个螺旋式的竞争,也让我疑问,能不能真正打动那些还在观望或者嫌麻烦的用户。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市场像拼盘一样,谁都不知道下一口是谁的?车企虽然做了许多狠招,目标还是一致:留住核心用户,吸引新一代。可实际上,朋友都在感叹:有时候觉得,新能源车的技术再好,也没办法弥补客户心里的疑虑。这点,倒让我觉得有点心酸。

我最后还在思考,尽管销量现在看似不乐观,市场还会不会迎来新高潮?比如说,下一款电动新能源车,或者别的什么奇招会不会突然变成救世主?没想过太多,只是觉得,留点空间让未来呼吸,总没错吧。

梅赛德斯奔驰三季度全球销量下降12%,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亮眼,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仍面临巨大压力-有驾

(你觉得,豪华车在后电动时代的是什么样子?)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