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良莠不齐,水深莫测,选车前查好出险记录和维保记录极为必要。出险记录能清楚呈现车辆过往的出险理赔情况,若曾遭遇重大事故,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可能大打折扣,后续使用隐患颇多。维保记录能了解车辆日常保养及维修的状况,反映车主对车的爱惜程度。通过这两项记录,能全面洞悉车辆真实历史,避免购入事故车、问题车,降低购车风险,保障自身权益。二手车如何查询车辆是否碰撞事故?通过出险记录报告看理赔金额!
一、第三方车辆信息查询平台
当前,借助第三方车辆信息查询平台已成为便捷获取车况的热门方式。以“万车明鉴”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为例,用户仅需在查询界面输入车辆的VIN码(即车辆识别码),或直接上传行驶证照片,即可快速获取相关报告。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微信,搜索:万车明鉴,并进入该小程序或者公众号
2、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对应的查询项目:“车辆事故出险记录查询”、“车辆维修保养记录查询”
温馨提示:提交订单前,注意查看项目介绍和报告样例。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是许多车主的首选。
(万车明鉴,提供车辆事故出险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交强险详情、交强险日期、商业险详情、交强险电子保单、商业险电子保单、抵押状态、车五项、改表分析、新能源电池报告等各项车辆信息查询服务。)
二、通过保险公司查询
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便是和车辆之前投保的保险公司建立联系。不过呢,由于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限制,个人通常很难直接拿到这类信息,除非本人就是该车辆的车主,又或是已经得到了车主的明确授权。
三、当地车管所:
部分地区车管所也提供车辆历史记录查询服务,可以前往咨询或通过其官方网站查询。
四、4S店及维修厂
若车辆长期固定在同一家4S店或维修厂进行保养和维修,这些服务机构通常会系统留存该车辆完整的维修历史档案。
五、询问卖家
通常情况下,二手车卖家是掌握车辆出险记录以及维保记录相关信息的。但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务必对卖家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仔细核查!
说说关于汽车的那些事儿:
系统化检测流程
1. 初步观察与记录
啃胎位置分析:胎冠中央磨损:胎压过高或超载。胎肩两侧磨损:胎压过低或负外倾角过大。单侧胎肩磨损:外倾角或前束值异常。羽毛状磨损:前束值过大或转向节间隙过大。斑块状磨损:轮毂失圆或动平衡失效。
记录数据:拍摄轮胎磨损照片,标注啃胎位置和深度(用游标卡尺测量)。
2. 机械结构深度检查
悬挂系统检测:检查减震器是否漏油(用手按压车身后观察回弹次数,正常应2-3次)。检查摆臂球头是否松动(用撬棍撬动摆臂,观察间隙)。
轴承与轮毂检测:转动轮毂,听是否有异响(如“咯噔”声)。用千斤顶顶起车轮,左右晃动轮胎,检查轴向游隙。
轮辋与轮胎匹配检测:确认轮辋宽度与轮胎胎侧标注的“适配轮辋宽度”一致(如205/55R16轮胎适配6.5J轮辋)。检查轮胎与轮辋是否同心(用记号笔在轮胎和轮辋上做标记,旋转后观察偏移量)。
3. 动态测试
路试观察:在安全路段以60-80km/h行驶,感受方向盘是否有抖动(动平衡问题)。急加速/急刹车,观察轮胎是否打滑(驱动轮抓地力不足)。
四轮定位复核:即使调整过定位,仍需确认调整后参数是否稳定(如外倾角是否因悬挂变形而反弹)。案例:某宝马3系调整定位后,因下摆臂胶套老化,外倾角一周后再次超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