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豪赌,北汽华为这次玩大了! 新能源汽车圈最近不太平,各种“联姻”、“重组”的消息满天飞。
这不,北汽和华为又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宣布“在一起”,而且还是那种“你侬我侬”式的深度绑定——未来三年,砸下200亿,打造“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的战略共同体! 这架势,是要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搅个天翻地覆啊!
遥想当年,华为一声“不造车”,让多少车企松了一口气。 结果呢?现在不仅深度参与,还玩起了“全生态”,这波操作,不得不说,真够“凡尔赛”的。
不过,也有人质疑,这200亿真能砸出个未来吗?毕竟,汽车行业烧钱的速度,堪比火箭发射,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无归。 这边“豪门联姻”轰轰烈烈,那边“旧爱重逢”也赚足了眼球。
吉利和极氪这对“父子”,也终于要合体了! 极氪智能科技股东大会上,以94.2%的超高赞成票,通过了与吉利汽车的合并协议。
合并之后,极氪将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从美股退市,回家抱大腿。 这操作,在外人看来,多少有点“落叶归根”的味道。
但也有人说,极氪这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灰溜溜地跑回来。 毕竟,美股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估值,一直都不太友好,加上各种做空机构的狙击,日子确实不好过。
正当各大车企忙着“合纵连横”的时候,汽车行业的“老大哥”——中汽协,也坐不住了。 一纸《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呼吁整车企业要对供应商好一点,别老拖欠人家货款。
毕竟,供应商才是汽车产业链的基石,要是基石不稳,整个大厦都要晃。 不得不说,中汽协这波操作,确实有点“侠义”的味道。
但问题是,倡议终归是倡议,没有强制力,有多少车企会真正放在心上呢?毕竟,在商言商,利益才是永恒的驱动力。 当然,除了这些“大新闻”,最近汽车行业还有一些“小插曲”。比如,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降了,经销商的压力缓解了。
这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让大家手里的旧车有了个好去处,也刺激了新车的消费。 再比如,工信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以后汽车上的那些“花里胡哨”的辅助驾驶功能,都要有统一的安全标准了。
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商务部召开了汽车后市场发展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工作座谈会,开始关注汽车改装、房车露营、汽车赛事这些“小众”市场了。
看来,国家是铁了心要提振汽车消费,把汽车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盘活。 最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
这说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正在快速完善,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总而言之,最近的中国汽车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各种政策、产业动态层出不穷。
有人说,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黄金机遇。 但也有人说,这其中充满了挑战和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话说回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呢?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会面临一些波折?我们拭目以待。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未来如何,创新和合作,才是永恒的主题。
透过这些车企间的“分分合合”,以及政策面的频频发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汽车产业正站在一个变革的十字路口。 曾经,我们仰望国际品牌,如今,我们自主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汽车产业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核心技术的缺失、品牌溢价能力不足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将成为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一个连接人与世界的纽带。 而中国汽车产业,也将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那么,你认为,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将会发生哪些颠覆性的变化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