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比亚迪这几年一路高歌猛进,那方程豹这回的钛7发布会,真算不上“高光时刻”。看完整场,我一直在琢磨:比亚迪是不是低估了观众的耐心,也高估了发布会的煽动力?一个本该点燃人心的场合,愣是被“做成了”一锅温吞水。是不是豪华车就得端着?是不是一场产品秀,大家都得捧着手机点头哈腰,事前照本宣科,事后就地下头各回各家?
先说句实话,这场方程豹钛7发布会最大的感受就是,主讲人太过“上班打卡”——没有一点自家产品感情的样子。连最起码的激动、高潮都造不出来,倒像是在念公司保洁部门每月总结。要知道,车圈粉丝一堆,平时看多了各种汽车节目,没点料还真容易跑神。我很少见过哪场发布会还特地说“我讲累了,大家也累了”,这不是催着大家睡觉嘛?尴尬得可真无敌了,如此木头大屏播报,还不如给全场安排一杯咖啡醒脑呢。
汽车界一场发布会,气氛有多重要?你看看埃隆·马斯克那些场子,啥事没聊清楚,气氛倒是先炒起来。老马穿条不合身的裤子,一抬腿台下就乐疯,主持人随便扔个包袱,下面是你一嗓子我一嗓子,电话视频都得录下来。这才叫现场。再想想钛7这场,主讲多半是全靠自己演完的台词,观众席都成木雕影像了。真有点像家长会:老师在班上念成绩,孩子们一排排端坐,脑子里早溜了神。
我挺疑惑:比亚迪是不是心里盘算,这款钛7得守住“20万”的门槛,得给自己车再拔高半格?可是该有的仪式感、该给消费者的信息,恰恰一股脑儿都没做出来。先是主讲的声音和气质,全程都像是“做功课”,一边怕说错话,一边又怕冷场。发布会能做成这样,也算现代4A公关史上的稀罕事儿。
产品定位乱不乱,观众心里全明白。你说到底是要“硬汉越野”的调儿,还是要“奶爸保姆车”的舒心?明明投胎在SUV家里,还想打MPV的主意,连“给婴儿呵护”的功能讲了个遍,生怕别人不知道咱家车有多贴心。我问一句,但凡买钛7的,有几个人真奔着“家庭推车”去?你要能跟坦克300硬碰硬,谁还在乎你后座给孩子做了多少储物兜?可主讲偏偏抓着“照顾全家”的话题翻来覆去,倒是让真想“越野撒野”的人失望,不想折腾的奶爸又嫌贵——这两头“讨好”,最后哪头也没讨着。
咱再来想一想:同样6座布局,特斯拉Model Y L这不刚刚发完热乎气,比亚迪刚跟上脚步,又要说“大6座多空间”,谁信这不是“跟队形”加带节奏呢?汽车发布会,已经成了标配的比谁先上、谁高级、谁亲民模式——可你说说,消费者真就这么容易被套路吗?
其实我理解比亚迪也不容易,新能源车这几年变幻大戏,动不动叫嚣着“下一代”,哪家能不紧张?可紧张归紧张,一场发布会的情绪价值,恰恰是能让观众冲动一点、共情一点,更有下单可能。你产品再好,卖相再亮,现场看的人都无感,那电脑屏幕外的2000万观众就不可能“自来水”了。说白了,你要真想卖20万+,就得摆出20万买卖的派头:或者激情似火,把车主想要的那点“自尊”“优越感”激活,要么像雷军小米那种直接怼,卖点实打实。
钛7发布会却成了个“新闻联播加天气预报”的风格。车的技术参数抖了一箩筐,但用最小剂量、最低语气念出来,听着像年前的电台卖药广告。连到了全场最关键的售价环节,原本应该全场沸腾吧,是该来点点灯、彩花、鼓乐、拱手,那是气氛必须到位的——结果啥都没有,主讲还像走流程一样直接读出来,一声不吭。你哪怕放点气球、噼里啪啦也好,台下半点热闹气氛没有。让我都怀疑这些掌声,是不是事先请好“专业鼓掌团”自带录音了。这场面,属实生动诠释了什么叫“车是好,就是卖不出火热劲儿”。
再说Ultra版的命名,这事我怎么看都别扭。Ultra如今各行各业烂大街,小米的、华为的,连矿泉水都敢起Ultra。你方程豹这会还蹭Ultra的词,挂到钛7身上,不只是普通话题的问题,更像是“跟随人家屁股后面玩剩下的梗”。某7都出Ultra,你还来一套Ultra,是旗舰还是顶配,谁说得清?反正听着就没什么意思。
价格公布那一刹,2000块一单不是小数。但这车主打“守住20万底价”,明明最贵款四驱Max版20.68万,现场一股“早点说完早点收工”的氛围。主讲人自己都显得有点着急,急着把优惠和好处讲完,生怕台下突然有人失控似的。我倒觉得这车的定价策略,挺适合比亚迪一直以来那套“卷价格”的打法:便宜的两驱,贵的四驱,能拉高个中位线,把大多数人的消费心理挪到最中间。可即使做对了定价,又如何让消费者真心以为你物超所值?你要没了激情和故事,还指望什么爆火?
有一说一,钛7产品力绝对不差,从航天认证到空间舒适,从环保理念到技术细节,甚至额外照顾儿童和家用场景,这些都好得没得说。可惜一场本该“让人出圈”的盛会,做成了“好车只有冷场”。比亚迪可能真得再好好琢磨下,为什么在20万这个价位段,总是一副“卖得动,但永远不大火”的局面。是宣传方式不对头,是定位太分裂,还是消费者的热情,在温水煮青蛙时早就冷了?
很多人还在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这一年来,谁家产品不想“出街就火”?信息太多,产品太卷,大家更在意的是“对味儿”,而不是纯参数。汽车消费,是一半理性一半情怀。你要让人家在发布会现场,忍不住喊叫、鼓掌、看车,手痒了现场加单,这才叫“氛围价值”。你做不到这一点,一切高大上的标签,全都变成无声的空谈。哪怕后面各种媒体、车评人再怎么说好,也都解救不了冷场的尴尬。
期待下一场比亚迪、方程豹、甚至仰望、腾势的发布会,别再迷信什么高冷、沉稳那一套,多搞点真实、接地气的东西。哪怕还是一台机器播放PPT,主讲人真情实感来一段自黑,或者面对台下观众来点互动,都比机械地念稿强吧。车不错,钱也不白赚,但做发布会,真得好好对得起台下观众短暂的一顿饭钱。说到底,买这个价的车的人,最需要的不是一份参数表,而是一个“值得下单”的理由和冲动。
从钛7的发布会,我只学到一样东西:产品好,还真得配好一场会;会开砸了,产品只能躺板子上,任凭谁讲都带不出劲头。如果你家产品想火,请先让发布会像样点,别再“装睡”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