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7月#
提车前的“生死簿”:证件与文件缺一不可
核心文件:购车合同、发票、车辆合格证、一致性证书、交强险保单必须齐全,新能源车需额外检查电池保修手册(通常8年/15万公里)和充电协议。关键核对点:车架号(VIN码)、电机号、电池序列号需与合格证完全一致,避免提到库存车或翻新车。若发现文件缺失或信息不符,坚决拒绝提车。
费用与权益:别让“口头承诺”坑了你
补贴与发票:确认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地方补贴是否落实,发票金额需与实际支付一致,避免后期无法申领补贴。赠品陷阱:充电桩(注明功率)、保养券、免费充电额度等必须写入合同,型号/数量要具体,防止4S店以“缺货”为由拖延兑现。
交强险与新能源专属文件:时效性决定保障
保险生效时间:交强险保单必须当场生效,若次日生效则提车路上无保障。新能源特殊文件:充电接口类型说明(国标直流/交流)、随车充适配手册需当场验收,否则可能影响充电兼容性。
外观检查:360°无死角防“瑕疵车”
车漆与覆盖件:阳光下绕车检查划痕、色差(重点车门边缘、保险杠),手摸漆面确认无颗粒感。玻璃与轮胎:玻璃生产日期与车辆出厂日期间隔不超过3个月;轮胎胎毛完整,生产日期(如“2124”为2024年第21周)距提车不超过6个月。
内饰与电子设备:细节决定用车体验
装配工艺:座椅缝线无脱线、皮质无污渍,按键/旋钮手感顺滑。功能测试:中控屏触控响应、空调制冷制热、车窗升降、后视镜加热等需逐项操作,车机系统要求升级至最新版本。
新能源核心系统:电池与充电是命门
电池健康度:提车时电量应≥50%,仪表盘续航显示需与电量匹配,电池电压/温度需在正常范围(如2540℃)。充电测试:用随车充测试家用插座充电,有条件可尝试直流快充(30%80%充电时间需符合官方数据)。
终极提醒:宁可多花1小时,避免后悔3年
总结关键检查项,强调“文件不全不签字、车辆有疑点不提车”。建议携带验车清单逐项打钩,并全程录音录像留存证据,遇问题立即联系厂家或消协维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