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造一台 全球唯一 布加迪3000万美元超跑到底玩啥花样

一年只造一台 全球唯一 布加迪3000万美元超跑到底玩啥花样

01

上周我们编辑部聊天。

话题突然转到那些“有钱也买不到”的顶级超跑。

其中3000万美元那辆布加迪Brouillard,大家不约而同问了一句。

长啥样啊。

到底贵在哪儿。

说实话,豪车见得多了,也开过不少,但这种级别我只能看图了。

不过,我对超跑圈“全球仅此一台”的各种骚操作,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02

先说这车的身份。

Brouillard是布加迪Programme Solitaire定制项目下首款车型。

全球独一份。

什么叫定制。

就是车企想尽办法讨好极少数顶尖客户。

这台车不是批量生产,不是“限量99台”,而是真·地球仅一辆。

你要想装个副厂配件都没地儿买。

据说Programme Solitaire部门一年才造两辆车,每辆都一对一和订单主对接。

每条线条、每块材料甚至每一行刺绣,都得客户点头才上。

03

价格怎么来的。

官方其实很低调,怕骚扰买家。

但外媒都说这台Brouillard定价3000万美元。

大约2.1亿人民币。

为啥这么贵。

说人话就是布加迪上一款Chiron已经是隐形富豪标配了。

这回Brouillard直接在Chiron平台上来个顶配。

发动机用的是布加迪最拿手的W16 4涡轮。

最大马力能拉到1578匹。

这个数据,普通量产车连边都沾不上。

底盘全碳纤维加铝合金。

强度和轻量化兼顾,压缩到极致。

外观更别说了。

不像Mistral那种敞篷。

Brouillard固定车顶,透光玻璃面板拉满通透感。

中央脊线从车头贯穿到车尾,进来以后还能在车内直接看到。

日行灯、前保险杠、尾部的LED灯都是Mistral式的设计元素。

细节里,门板上还有3匹马的刺绣,致敬创始人埃托雷·布加迪。

车内材料,包括定制面料、碳纤维、特殊金属组件,拼得跟18世纪宫殿似的。

这才是“内饰不像车”的最高级别。

04

这价格,说实话,不只是零件和性能堆出来的。

布加迪设计总监Frank Heyl就喜欢强调一点——技术和美学必须一起上,尊贵感才立得住。

但说穿了,造这种车,卖多少都不是目的。

对Programme Solitaire来说,销量压根不是KPI。

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定制工艺的极致。

一辆车,几十个人干了大半年,连一颗螺丝都能单独开模。

用料和工程标准,国家级法规都嫌他们太“卷”了。

像GB 9743-2024这种轮胎标准,在他们眼里就是入门级别。

不服气的,可以亲自去看细节。

05

有车友问,这种车“可不可以量产”。

我只能说,可能不是钱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等三年,还得老老实实接受工厂一整套流程。

而且这些车型背后,买家身份极其保密。

关于内饰、功能配置,很多细节布加迪都不公开。

3000万美元买的,不是“炫”,而是一个身份符号。

要说,把车做得像艺术品,其实和收藏手表、买画有点像。

这玩意儿就是高定圈的“入场券”。

说到这,打个比方。

普通人买车是买一台代步工具。

顶级富豪买这种车是买一个“故事”、一个“朋友圈里的谈资”。

不是花钱买马力,是花钱买存在感。

06

有个反向观点。

不少人吐槽这种车其实“价格虚高,性能烂用不上”。

我也见过类似声音。

但讲真,玩到这个级别,性能不是核心。

更多是工艺和独一性。

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千万别碰这种“全球唯一”。

真想体验顶级发动机,去赛道租辆量产超跑就够了。

07

我们编辑部里也有人开玩笑。

他说,买这车,跟买月球上的土地证差不多。

还挺形象。

大家感兴趣,可以翻翻布加迪以往那些奇葩定制款。

每一辆背后都是一堆故事,谁买了多半出新闻。

普通人看看就行了。

有钱人玩的是寂寞。

真的挺魔幻。

懂的都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