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最近在港股上市的聆讯过了,这消息出来挺炸裂的。咱们都知道,现在新能源车是热门赛道,谁能在这块市场上多分一杯羹,谁就有未来。而奇瑞这个“老劲旅”,却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冲出来,搞上市,的确有点意思。
先说说这次披露的数据吧,奇瑞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到682亿,这量可不是随便弄出来的,放到整个汽车圈子里看都算“海量”。说实话,很多国内造车的,无论是老牌还是新势力,都没法和这样的体量比。你别看现在很多新品牌在网上推得火,其实真到营收和利润这档事儿,奇瑞这种老牌企业才是真正的“硬实力派”。
而且,这一季度奇瑞利润有47亿,这背后体现的是公司运营管理和市场应变的能力。市场变幻那么快,原材料涨价,新能源又烧钱,这点利润不容易。还有就是奇瑞在多品牌多路线上不断扩张,旗下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各自瞄准不同赛道,一个看家产品都是瞄着市场需求走的。你别看名字多,实际上背后都有细分市场想法,哪怕是主品牌奇瑞,路线都是不断进阶,适配不同层级客户。
奇瑞这两年真的是在快速增长。2022年-2024年,年营收那叫一个跳:926亿、1632亿、2699亿,这增速比很多所谓的新势力快,毛利更是从128到363亿增长,利润也从58亿到143亿。三年翻了好几倍。要知道,传统做车最讲究的就是稳字当头,但奇瑞硬是在新能源赛道加速了步伐。
很多人可能还关心奇瑞靠新能源是不是“装样子”,是不是表面主打,其实背后还是燃油车。这不,看数据:2025年前3个月,燃油车收入还是主力,占比63%,但新能源车的收入也到了186亿,占比27.3%。虽然仍然是燃油撑场,但新能源的体量绝对不是吃素的,至少在行业里不算落后,还有插混和纯电动车型分开算,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进账107亿,纯电动车差不多80亿。这都比去年同期涨了好几倍,新能源收入占到将近三成,对于一个传统车企来说,这可是了不起的大转型速度。
你看奇瑞这招,实际上是双线作战。很多新势力想一口气全上新能源,结果发现市场还没完全成熟,销量跟不上,等于左手创新右手烧钱,长期看压力大。而奇瑞就聪明,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一起跑,老市场不丢,新赛道冲锋,把自己的优势都用上。现在国内部分消费者还是喜欢油车,习惯和认知变化慢,奇瑞就用燃油车当现金牛,支撑大局,还能稳步转向新能源,等新能源彻底普及了再完全换道,都有时间缓冲,这叫步步为营。
奇瑞不光是国内市场,也在海外有布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中华区收入369亿,亚洲其他地区104亿,欧洲104亿,美洲24亿,非洲8亿,大洋洲和其他地区6.6亿。这些数据能看出奇瑞已经不只是卖车给中国人,全球化布局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欧洲市场,竞争那么激烈,奇瑞还能做这么多收入,说明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都上来了。
说资产吧,奇瑞2025年3月底,净资产257亿,现金和现金等价物375亿,手里现金充裕,能撑住大规模研发和新车型推广。这点对于任何一个造车企业来说都是安全垫,有钱有底气搞创新,也更敢于对外发力。
有人说奇瑞官司要上市,是不是为了圈钱?咱站在企业经营角度看,其实上市对奇瑞来说,是让公司更规范,更有融资空间,再说现在车企没点资本“弹药”,哪能玩得起技术迭代、智能化、全球化?奇瑞一上市,估值提升,融资容易,后续新技术、产品落地就更大胆。这绝对不是圈钱那么简单,这是公司稳健发展和转向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
看奇瑞的管理层,也是老司机班底,尹同跃62岁,参加公司筹建一直做到现在。从一汽到奇瑞,经验就是企业最大的筹码。张国忠常务副总裁,管新能源,也有商务和技术管理经验。这种稳定而专业的管理团队,对企业转型和快速扩展来说意义重大,能让公司跑得稳、吃得开。
另外,奇瑞持股结构丰富,有国资背景的大股东,也有产业投资的合作方,还有民营资本一起参与。这种背景下,奇瑞能稳步扩展,又有资金支持、不怕短时冲击。
有人问奇瑞到底有啥看头?其实,从现在市场的变化来看,奇瑞最大优势就是产业链扎实、渠道全面、两条腿走路。你要说新势力,确实科技创新快,但供应链、渠道都没传统车企强;你要说国外品牌,虽然技术好,但本地化不够。奇瑞就是把供应链和技术结合,把燃油车收入做底,新能源当增长点,把握了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的节奏。
资金充足、品牌体系完善,市场全球化扩张,奇瑞未来不缺“玩法”。IPO之后,打通海外和国内资本,进一步加码新能源和智能车,估计很快就能在全球市场和一众新势力、甚至外资品牌逐鹿。而且,国内市场正好迎来汽车换代潮,大量燃油车转向新能源,奇瑞正好接住这一波升级换挡,借助品牌和产能优势,进一步撬动行业增长。
当然,也不是说奇瑞一帆风顺。造车圈竞争越来越强烈,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起步早,智能化技术更大胆。但奇瑞的本事是“稳扎稳打”,愿意花钱研发,不怕短视。你看看2025年一季度,奇瑞研发投入22亿,差不多和头部企业相当。只有这么持续投入,才能保证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不断。
再说新能源这块,现在市场刚刚起来,有热度但也有风险。一方面电池、芯片等上游成本影响大,行业波动,利润压力也大。奇瑞一边用燃油车托底,一边大胆试新技术,两头不误。等纯电、智能化彻底普及,奇瑞就能用自己的系统和技术经验率先融进新生态。
另外,奇瑞销量稳步上升,也开始大肆推广自己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战略。这几年智能座舱、自动驾驶、OTA升级逐渐普及,奇瑞也在自家产品上不断引入这些技术。虽然说屌丝和土豪都在追求更智能,但真正能以亲民价格做出智能车体验的,还是要有供应链管理和技术自研。奇瑞背靠强大体系,这点谁也抢不过。
用户层面,奇瑞长期以来被外界评价为“性价比王”,便宜又实用。现在的新车型更注重颜值和智能化,也提高了档次。如果未来能在设计和品牌塑造上再下点苦功,肯定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全球用户。
总的来说,奇瑞汽车通过上市聆讯,证明了自身经营管理、市场适应和技术升级的实力。营收高速增长,利润持续提升,新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市场多元化布局成效明显,有钱有技术有市场,未来发展可期。能维持住燃油车的基本盘,又勇敢冲刺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奇瑞的做法其实很值得行业其他玩家学习。对于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奇瑞的上市不是简单一个融资案例,而是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向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大跨步的一个鲜明注脚。至于未来会走多远,就看奇瑞能不能持续稳定地把产品和技术做透,用好资本,把握好市场的每一次转型机会。谁能在这个百年产业换挡期里把握机遇,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行业领头羊。奇瑞这条路很难,但方向对了,坚持下去,就会有更大的舞台!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