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5%却折寿3年?自动启停遭全网怒骂,该取消了吗?

相信很多开燃油车的朋友,都对车上的一个功能又熟悉又头疼,那就是“自动启停”。

这个功能的设计初衷听起来特别好,说是为了环保和省油。

具体来说,就是当你开车遇到红灯或者临时停车,踩住刹车,发动机会自动熄火;等绿灯亮了,你一松开刹车或者轻点油门,发动机又会“嗡”地一声重新启动。

听上去,这套逻辑似乎没什么毛病,停车的时候发动机不空转,肯定能省下一点油,也能减少一些尾气排放。

省油5%却折寿3年?自动启停遭全网怒骂,该取消了吗?-有驾

但是,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这个诞生于几十年前的技术,在今天越来越拥堵的城市交通里,给广大驾驶者带来的感受,可能就不是“省油环保”四个字那么美好了,反而更多的是一种哭笑不得的折磨。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无数车主上车第一件事就想关掉的功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舒服。

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路上的车走走停停,自动启停功能就开始了它的“表演”。

你跟着前车往前挪动两米,刚停稳,发动机“噗”一下熄火了,你心里还没踏实呢,前车又动了,你赶紧松刹车,结果整辆车伴随着一阵明显的抖动和发动机的轰鸣声,才猛地一下往前窜。

就这么短短几百米的路,你的车可能要经历十几次这样的熄火和启动。

每一次重启带来的震动,都通过方向盘和座椅清清楚楚地传递给你,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开的不是一辆平顺的汽车,而是一个有点年头的拖拉机。

时间长了,别说享受驾驶乐趣了,能不被这反反复复的折腾搞得心烦意乱就不错了。

省油5%却折寿3年?自动启停遭全网怒骂,该取消了吗?-有驾

其次,就是夏天和冬天时的尴尬。

汽车的空调压缩机,在大多数燃油车上是需要发动机运转来带动的。

这问题就来了,炎炎夏日,你堵在路上,车里空调开得正凉快。

一个红灯,自动启停工作,发动机一熄火,空调的制冷效果也立马大打折扣,出风口吹出来的风很快就没了凉意。

车外是烈日,车里像个闷罐,你好不容易熬到绿灯,车子一启动,空调刚恢复制冷,可能下一个路口又停下了。

车里的温度就这样忽冷忽热,体验感非常差。

冬天开暖风虽然影响小一些,但鼓风机的功率变化和车窗起雾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这种为了省一点点油而牺牲掉最基本的乘坐舒适性,让很多人觉得得不偿失。

更让人担心的,是它的可靠性问题。

省油5%却折寿3年?自动启停遭全网怒骂,该取消了吗?-有驾

虽然厂家一再强调,为自动启停系统配备的都是增强型的启动机和蓄电池,寿命和可靠性都有保障。

但机械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万一在某个关键时刻,它“罢工”了呢?

比如,你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繁忙路口,需要瞅准车流的空隙快速左转。

你停下来观察路况,发动机自动熄火了。

等你看到机会,一脚油门下去,车子却没反应,启动失败了。

这时候你被卡在路中间,前后都是车,那种紧张和危险的处境,想想都后怕。

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对于任何一个驾驶者来说,这种潜在的风险都足以让他们对这个功能失去信任。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既然体验这么不好,那它到底能省多少钱呢?

省油5%却折寿3年?自动启停遭全网怒骂,该取消了吗?-有驾

这笔经济账,其实很多人都算过。

根据一些测算,自动启停功能在理想的城市工况下,大概能节省5%到10%的燃油,听起来还不错。

但是,为了实现这个功能,你的车需要使用更昂贵的专用蓄电池,比如AGM或者EFB电池,这种电池的价格比普通电池要贵上一倍甚至更多。

同时,车辆的启动机也经过了强化,更换成本同样不菲。

有日本媒体就做过一个估算,一辆车在使用十年这个周期里,通过自动启停省下来的油费,和因为更换增强型蓄电池而多付出的钱,基本上相互抵消了。

也就是说,你忍受了十年的抖动和不便,到头来可能一分钱都没省下,这更像是一场数字游戏。

那么,既然用户不待见,省钱效果也值得商榷,为什么汽车厂家还如此执着地给绝大多数燃油车都装上这个配置呢?

这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和我们普通消费者的关系不大,而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政策法规。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对汽车的油耗和碳排放要求都越来越严格。

省油5%却折寿3年?自动启停遭全网怒骂,该取消了吗?-有驾

汽车厂商每年生产销售的全部车辆,必须达到一个平均的油耗标准,否则就会面临巨额的罚款。

而在官方的油耗测试流程中,自动启停系统是一个能够有效降低账面油耗数据的“法宝”。

在特定的测试循环里,它能让车辆的百公里油耗数据降低0.2升到0.5升。

这个数字对我们个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年销量上百万台的大车企而言,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合规优势。

说得再直白一点,车企安装这个功能,首要目的不是为了让你省油,而是为了让它的产品能够在全球各地的法规面前“过关”,拿到更好的环保积分,避免罚款。

用户的实际体验,在这种宏观的政策压力下,就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电气化浪潮的推动下,这个困扰了我们很久的问题,正在被新的技术方案完美解决。

比如现在很多车型上开始普及的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它用一个集成了启动和发电功能的小电机,来辅助发动机工作。

由它来负责车辆的启动,过程可以在毫秒之间完成,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噪音和震动,平顺得让你根本察觉不到发动机是何时熄火、何时启动的。

省油5%却折寿3年?自动启停遭全网怒骂,该取消了吗?-有驾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自动启停最核心的体验痛点。

而更彻底的解决方案,则来自于我们中国品牌引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技术。

在这些新能源车上,车辆的起步、低速行驶、堵车蠕行,完全可以由电动机来驱动,发动机根本不需要介入。

空调系统也由高压电池独立供电,无论发动机工不工作,都能持续提供舒适的温度。

在这种技术架构下,“自动启停”这个概念本身就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车辆总是在最合适的时机,智能地切换动力来源,既保证了极致的平顺和安静,又实现了比传统启停高效得多的节能效果。

所以回过头来看,那个备受争议的传统自动启停技术,更像是燃油车时代末期,为了应对法规而采取的一个“打补丁”式的过渡方案。

它试图在不改变车辆根本动力结构的前提下,去实现一个环保目标,但最终却牺牲了用户的核心体验。

任何脱离了用户感受的技术,即便初衷是好的,也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

如今,随着更先进、更舒适、更节能的电气化技术走向成熟和普及,传统自动启停系统的谢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汽车工业的进步,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初心上来,让每一次出行都变得更轻松、更愉快,而不是在忍受中度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