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这车的事儿,也逃不过这个理儿。
最近,瞄到一位比亚迪汉LEV车主的帖子,絮絮叨叨说了七条揸车后的感悟,那叫一个接地气。就跟咱寻常置办家当,总憋不住要叨咕两句,顶呱呱的使劲儿夸,拉胯的也得掰扯明白。
这位老哥是位纯电汉的中档配置车主,刚把车薅到手一周,就急吼吼地分享心得。咱也来跩个文儿,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先说说这位老哥的体感。驾驭感那是没得挑,动力随传随到,高速上超车那叫一个溜儿。音响、香氛也挺拔份,车内氛围烘托得相当到位。补电速度也凑合,双枪疾充能省下不少工夫。
然鹅,槽点也来了。这“快乐表”嘛,算得上是比亚迪的标签了,表显电耗和实测电耗略有龃龉,续航也打了些许折扣。智能辅助驾驶嘛,这位老哥不太来电,总觉着车比他还怵头。
瞅到这儿,你是不是觉着有点儿眼熟?得嘞,这就是咱老百姓置办物件的真实写照。优点咱要捧,短处咱也要嚷。
咋会有“快乐表”这种幺蛾子呢?说白了,还不是厂家想让数据更好看点儿。就好比咱刷屏,总得P个图、加个滤镜,让自己瞅着更俏丽。厂家也一样,巴不得自家的车看起来更省电、续航更绵长。
这种“快乐表”现象,其实在不少牌子里都暗藏玄机。厂家为了营销,或多或少会搞些“优化”。可这种“优化”常常会给消费者带来误读,甚或掣肘购车决策。
再唠唠这续航的事儿。这位老哥七成电跑了三百二十公里,跟官方宣称的七百零一公里续航差了一截。这又是为啥捏?
掣肘续航的因子太多了。驾车习惯、路况、气温,甚至车内空调的营运,都会影响续航。就好比咱手机,耍游戏和待机,耗电量能划等号吗?
因此,咱置办电动车的时候,不能只瞅官方数据,还得掂量掂量自个儿的境况。比方说,你成天跑高速,那续航肯定会打个折扣。你要是猫在北边,数九寒天续航也会缩水。
说到智能辅助驾驶,这位老哥觉着“也就那样吧”。着实,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眼下还处在爬坡阶段,各家厂商的本事也良莠不齐。有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确实能解放双手,可有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却会让人胆战心惊。
之前有个讯息,一辆特斯拉启用自动驾驶后,冷不丁加速撞上了路边的阻碍物。车主说,当时他正打盹儿,幸好没出啥大事。
这个例子警醒咱,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再高妙,也只是辅佐驾驶。咱不能完全仰仗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还是得时刻保持警觉,随时预备接管车辆。
兜回到比亚迪汉LEV。这位车主的吐槽,着实也折射出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些短板。比方说,数据灌水、续航焦虑、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不老练云云。
这些问题,厂家务必正视起来,不能光顾着吆喝,而漠视了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咱消费者也该理性看待这些问题,莫要一味追捧高配置、长续航,要根据自个儿的实际需求来遴选。
归根结底,置办车这件事,就像寻摸对象,没得十全十美的,只有适宜自个儿的。咱要多了解、多试驾,才能寻到那辆最合脚的车。盼着厂家能多一些诚挚,少一些套路,让咱消费者能更放心地购车、揸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