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必须每周充满!别被三元锂误导!电池保养大不同!

近些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走入千家万户,一个关于充电的“好习惯”似乎已经成了许多车主的共识:为了保护电池,充电最好不要充满,充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就拔掉充电枪。

这个说法听起来非常科学,充满了对爱车的呵护。

然而,一个现实中越来越普遍的问题却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我的车续航显示越来越不准了?

磷酸铁锂必须每周充满!别被三元锂误导!电池保养大不同!-有驾

明明看着还有不少电,怎么跑着跑着就突然告急了?

这背后,可能正源于我们对电池类型的一场普遍误解,尤其是对于目前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的磷酸铁锂电池,这种“善意”的充电习惯,反而可能是在帮倒忙。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现在路面上跑的电动车,它们的心脏——动力电池,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它们虽然都是锂电池,但化学特性和脾气秉性却大相径庭,就像一个是需要精细照料的短跑健将,另一个则是皮实耐用的长跑选手。

过去几年,三元锂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高的优势,也就是在相同重量下能储存更多电量,跑得更远,一度是中高端车型的主流选择。

但它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特别是在高电压,也就是满电状态下,其内部材料的衰减速度会加快。

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如果让他长时间保持冲刺前的极限状态,身体的损耗自然会更大。

因此,对于三元锂电池来说,“日常充电到百分之八十或九十”的建议,是完全正确且必要的保养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

磷酸铁锂必须每周充满!别被三元锂误导!电池保养大不同!-有驾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超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更低的成本,强势崛起,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用车的首选,特别是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这项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磷酸铁锂的内部结构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橄榄石结构,这让它天生就具备了“皮实抗造”的优良品质。

它的热失控温度远高于三元锂电池,这意味着它在极端情况下更不容易起火燃烧。

同时,它对“过充”的耐受性也非常好,即使经常充满到百分之百,其结构也不会像三元锂那样发生明显的、不可逆的损耗。

简单来说,对于磷酸铁锂电池而言,充满电并不会对它的寿命造成显著伤害。

当许多车主将伺候三元锂电池的“养生攻略”原封不动地套用在磷酸铁锂电池上时,问题就出现了。

这个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损伤电池寿命,而在于它会直接导致车辆续航里程显示的“失准”,让续航变成一门“玄学”。

这就要从车辆如何判断剩余电量说起。

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MS,它就像电池的“大管家”,负责监控和管理电池的一切状态,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估算剩余电量(SOC)。

磷酸铁锂必须每周充满!别被三元锂误导!电池保养大不同!-有驾

BMS估算电量最主要的依据,就是电池的电压。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来理解。

三元锂电池的电压与电量关系,就像一个规则的直筒玻璃杯,你喝了多少水,水位就会相应地、均匀地下降,BMS看一眼水位就能很准确地判断还剩多少水。

而磷酸铁锂电池则不同,它的电压特性像一个中间特别粗、两头细的橄榄球形杯子。

在电量从百分之八十下降到百分之二十的这个漫长区间里,它的电压几乎没什么变化,形成一个非常平缓的“电压平台”。

这就给BMS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去看那个橄榄球形的杯子,看了半天,水位好像都没怎么动,它就彻底糊涂了,很难判断出杯子里到底是剩了七成水还是三成水。

如果一位磷酸铁锂车主长期坚持只充电到百分之九十,从不将电池完全充满,BMS就相当于一个永远没有机会看到“满水位”标记的管理员。

它失去了最关键的校准基准点。

日积月累,它内部的估算算法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误差。

磷酸铁锂必须每周充满!别被三元锂误导!电池保养大不同!-有驾

这种误差反映在仪表盘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欢乐表”:可能车辆显示续航还有一百公里,实际上真正的电量只够跑五十公里;或者电量显示还有百分之三十,开着空调上个坡,可能瞬间就掉到个位数,甚至直接趴窝。

这种情况在高速公路或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发生,其危险性和带来的麻烦可想而知。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让无数车主头疼的续航“失准”问题呢?

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甚至有些违反我们过去的“常识”:对于磷酸铁锂电池,请务必保持至少每周一次将电量完全充满的习惯。

而且,这个“充满”不仅仅是看到充电桩跳枪或者车辆显示百分之百就结束。

更完整的做法是,在显示充电完成后,继续让充电枪连接着,进行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的涓流充电。

这个过程,对于BMS来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学习和校准”过程。

在满电状态下,电池电压达到最高且最稳定,BMS会利用这个清晰的信号,对电池包内成百上千个电芯的状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和均衡,修正长期累积下来的估算误差,把那个跑偏了的“电量刻度尺”重新校准归零。

有专业机构和车企进行过长期的数据追踪,结果非常能说明问题。

磷酸铁锂必须每周充满!别被三元锂误导!电池保养大不同!-有驾

那些坚持定期满充的磷酸铁锂车辆,在使用多年后,其表显续航和实际续航的误差可以被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比如百分之三以内。

而那些长期“佛系”充电、从不充满的车主,其续航误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飙升到百分之二十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一辆标称续航五百公里的车,可能不知不觉中就“丢掉”了一百公里的真实续航能力,这无疑是对用户体验的巨大损害。

因此,对于广大的磷酸铁锂车主来说,科学的充电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在日常通勤中,如果有方便的充电条件,完全可以做到随用随充,到家就插上枪,即便天天充满到百分之百也无需有任何心理负担,浅充浅放才是对电池最友好的方式。

在准备长途出行前,务必提前将车辆完全充满,并留出足够的涓流充电时间,这不仅能让续航显示更准确,也能确保你能用到电池的全部容量。

如果车辆需要长期停放,建议将电量维持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之间,这个区间电池的化学活性最低,能有效减缓自然衰减。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低温会影响电池性能,导致电压下降,更应该保持较高的电量水平,避免因电压骤降而发生意外断电。

总而言之,技术的进步要求我们的用车知识也要同步更新。

磷酸铁锂电池的保养核心,不在于“怕充满”,而在于“怕不充”。

抛弃那些基于三元锂电池的过时经验,每周给爱车进行一次满电校准,既是唤醒BMS的“清醒剂”,也是根治续航焦虑的“特效药”。

科学地了解并使用我们车上的这块电池,才能让每一度电都跑得明明白白,真正享受到新能源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安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