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或将被淘汰?替代品来袭,百公里续航不打折,车主期待:想快点普及!

五分钟补能,百公里续航,氢能两轮车正悄然驶入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一场绿色出行革命从两个轮子上开始。

在山东青岛的街头,一位外卖骑手驶入站点,从车内取出矿泉水瓶大小的储氢罐,不到五分钟便完成了能量补充,他的车辆重新获得了近百公里的续航能力。 同一时间,在广东东莞,首批专为外卖骑手设计的氢能两轮车正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电动车或将被淘汰?替代品来袭,百公里续航不打折,车主期待:想快点普及!-有驾

2025年1月,工信部发布“揭榜挂帅”任务,要求到2026年实现十万辆级氢燃料电池两轮车的应用规模,并完成1.5万台燃料电池共享自行车的投放。 这并非遥远未来的设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2025年成为中国氢能两轮车的发展关键年。 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地区,多个城市纷纷启动氢能两轮车的试点运营。

电动车或将被淘汰?替代品来袭,百公里续航不打折,车主期待:想快点普及!-有驾

六月,山东青岛率先投放了200辆共享氢能两轮车,官方预计到年底将实现5000至10000辆的投放规模。 同期,湖北省首批500台氢能两轮车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内正式开启运营,这些车辆采用轻量化电堆和智能化电控系统,探索校园等封闭、半封闭场景的应用模式。

七月,广东东莞宣布氢能两轮车实现量产,首批50辆正式投入即时配送商用领域,使东莞成为全国首个在该领域应用氢能两轮车的城市。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则发布了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25年底在全区投放不少于1.5万辆氢能两轮车,到2026年底累计投放量达到4万辆。

电动车或将被淘汰?替代品来袭,百公里续航不打折,车主期待:想快点普及!-有驾

四川成都新都区去年投放500辆后,今年再次陆续投放3000辆氢能共享单车。 截至7月下旬,该地区注册用户已突破20万人,累计完成订单106万个。

十月,北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10辆共享氢能两轮车正式对师生免费投用。 上海启动了“新能源”专项中的重点项目,计划实现不低于400辆氢能两轮车的示范应用。

氢能两轮车展现出多项传统电动车难以比拟的优势。 在实际骑行测试中,一辆“成都C”型号的氢能共享电单车配备了110g气瓶,预估行驶里程为110公里,实际骑行里程达到了113.68公里。

另一款氢能自行车如若骑车人轻蹬脚踏,综合续航可达接近200公里。 补能效率的对比更为鲜明。 与传统电动车漫长的充电时间相比,氢能两轮车换氢过程仅需30秒到几分钟。

这种补能速度特别适合外卖、快递等高频使用场景,解决了电动车充电耗时长的痛点。

氢燃料电池受低温影响小,冬季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和续航能力。 一款在全国已实际运营2500辆的共享氢能电单车,运营时间超过一年半,历经零下17℃和零上42℃的环境考验,里程总数超过700万公里。

氢能两轮车发展的核心支撑是固态储氢技术的成熟。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建新指出:“固态储氢利用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比如镁、钛等金属材料,通过吸附或化学反应,将氢储存起来。 ”

与压力高达数百个大气压的气瓶储氢相比,固态储氢的能量密度极高,甚至超过纯粹的液氢。 一辆尺寸堪比集卡、满载高压氢气的大型运输车,实际储氢量可能只有200公斤,但借助固态储氢,单车运氢量可轻松达到吨级。

固态储氢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几乎完全规避了氢气泄漏以及燃烧爆炸的风险。 工程技术上通过材料科学、多重安全阀、泄漏检测等手段将风险控制在极低水平。 一旦需要用氢,只需要将固态材料略微加温,氢气就能稳定地释放出来。

电动车或将被淘汰?替代品来袭,百公里续航不打折,车主期待:想快点普及!-有驾

有企业采用了独特的氢、锂分离式设计,将氢电一体式Pack放在座桶里,而小锂电池放在踏板下。 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隔开设计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再次降低了安全风险。

氢能两轮车环保优势明显。 氢气被公认为最清洁的燃料,其燃烧产物完全无污染、能量密度高且来源可持续,为电动车提供了一条真正的绿色闭环路径。 全国约有3亿辆电动两轮车的存量,一辆车一天消耗一度电,若全部换成氢能,每天能节省3亿度电,减少29万吨碳排放。

从经济性角度分析,氢能两轮车每公里成本为0.2390元,虽高于锂电两轮车的0.1340元,但考虑到其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正在显现。 快递员通常每月租车费用在300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费用是用来抵扣锂电池的折损。

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只有几百次,而固态储氢可以稳定循环几千次。 折算下来,虽然目前总价高于锂电池,但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单次折算成本已优于锂电池。 投资机构“量化硅谷”副总裁黄玉裕预测,未来两年,很有希望将氢能两轮车整车价格控制到4000元左右。

共享出行领域是目前氢能两轮车投放速度较快、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 2024年我国共享氢能两轮车投放量为1万辆,市场规模达0.9亿元,市场渗透率为0.1%。 预计2030年我国共享氢能两轮车投放量达70万辆,市场规模达35亿元,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0%。

在收费方面,不同品牌有不同的定价策略。 成都的“氢马儿”氢能车起步价2.5元/10分钟,超过10分钟后,每5分钟收费1元。 丽江的氢能自行车,收费标准为3元/20分钟,20分钟后每10分钟计费1元,每天20元封顶。

有数据显示,用户只需花费8元钱的成本,就能让氢能车行驶80-100公里。 快递外卖领域是另一大潜在市场。 晶擎能源总经理高鞠表示,他们近期将在上海周边省市投放近千辆电动两轮车,其中有数百辆将定向投放给快递小哥。

氢能两轮车全面普及仍面临多重挑战。 购置成本高是首要障碍。 目前氢能两轮车的售价是普通电动车的2-3倍,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永安行推出的氢能自行车Alpha系列定位高端消费人群,售价为12800元。 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氢能自行车价格也在12958元左右。

电动车或将被淘汰?替代品来袭,百公里续航不打折,车主期待:想快点普及!-有驾

基础设施不足是另一大瓶颈。 截至2024年底,全国加氢站数量达540座,但建设区域不平衡,广西、河北加氢站数量断层领先,而西北及东北地区除内蒙古外,发展较为缓慢。 加氢站建设投资成本高昂,35Mpa高压储氢技术路线的加氢站设备成本高达1000万—1200万元,70MPa的更是高达3000万元左右。

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 早期氢能自行车故障率较高,与传统电动车的成熟产业链相比还有差距。 安全疑虑也制约着公众接受度。 尽管工程技术上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将风险控制在极低水平,但“氢气易爆”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

当前氢能两轮车厂商可分为传统两轮车制造商和氢能零部件厂商两类。 传统两轮车制造商如永安行、台铃、雅迪等凭借已有渠道和制造优势快速铺量,其中永安行为龙头,氢能两轮车总投放量已超过1.5万辆。

氢能零部件厂商则通过核心部件优势构筑竞争壁垒。 协氢新能源电堆结构使得氢气利用率达99%;攀业氢能燃料电池堆系统寿命达3500小时,将持续拓宽氢能两轮车能力边界。 永安行今年初推出了全球首辆折叠式氢能自行车和用于氢能自行车充氢的全球首台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

在技术路线上,目前市面上已经投放的氢能共享电单车主要有氢电直驱型和氢电增程型两大技术方案,其中电堆又有阴极开放型、阴极封闭型、小液冷堆三个方案。 各种技术路线正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中验证其可靠性。

政策支持是氢能两轮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以来,各地陆续颁布氢能两轮车相关推广政策。 2024年8月,北京市发改委将“氢能电动车用固态储氢技术”纳入《北京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

2024年12月,广西省发改委发布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开展氢能两轮车示范场景应用,推广一批氢能两轮车。 2025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发布方案,提出到2026年末累计投放氢能两轮车不低于2万辆;到2028年末不低于3万辆;到2030年末不低于4万辆。

电动车或将被淘汰?替代品来袭,百公里续航不打折,车主期待:想快点普及!-有驾

工信部“揭榜挂帅”任务要求揭榜单位到2026年实现十万辆级氢燃料电池两轮车的应用规模。 这一目标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加速发展。 至2030年,氢能两轮车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高达84%。

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与明确的量化目标,为氢能两轮车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吸引了更多资本和技术投入这一领域。

成都新都区的氢能共享单车注册用户已突破20万人。 常州高铁新城投放的1000辆永安行氢能自行车,采用2元/20分钟的亲民计价模式。 广东东莞,外卖骑手骑着首批氢能两轮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车辆专为高频使用场景设计。氢能两轮车正在从试验场走向城市街头,从概念验证步入商业化运营。#热点观察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