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深蓝S09销量,说明定价者脑袋肯定被驴踢过的!
你要知道九月份深蓝S09的销量才1246台,听着也不算多吧?但更关键的是,还在逐步减少。这不就是个明确信号吗?市场对它的反应变得越来越冷淡。其实我还记得刚推出那会儿,深蓝品牌甚至还算有点声势,尤其是宣传里喊着年轻、互联网基调,价格也不算挺高。结果呢?一到实际市场上,销量数据就告诉你,用户们真的不买账。估摸着未来它难不成就渐渐退出市场啦,而那些配送快速或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可能会逐步占领。
对比一下现在火的几款,银河M9(17.38万-23.88万),风云T11(预售19.99万-26.49万),方程豹钛7(17.98万-20.98万),零跑C16(15.18万-18.18万),甚至乐道L90(17.98万起)……哪个不是活得挺好?都比深蓝S09活跃。那啥,深蓝S09能差到哪里?配置?外观?价格?实话实说,不都挺接近的嘛。就连我朋友的修车师傅都说:这车其实也没比别的差,但它就是卖不动。
说到价格,现在深蓝想提价,已经几乎没戏了。因为市场价格早早被拉低到那个价位,官降60000元?基本不可能。要想通过配置降低售价,最低配置那一批已经够低调,配置少得都可以开盲人麻将了。就是说,只能让市场或消费者用钞票给它狠狠退出的教训。
(这段先按下不表)深蓝的品牌底子还没打出来。你看外观,设计得也没比那些爆款车型差啊。配置,配置也还行,没觉得比别人差太多。价格嘛?这也不是个贵的事儿,反而流线型的宣传让人觉得应当买得起。关键是他们的4S店营销太差劲,火候还差一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深蓝的高定版都没什么大电池容量,韭菜们买车就瞎捅,提车三月,我的车窗饰条就全部氧化了,这种细节还真挺刺眼。好车,终究是会被认可的,只是还没等到它爆火呢。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些差不多的车型,卖得比深蓝好得多?我猜测,可能和用户心理预期有关吧。你会不会觉得,一个车外观好看点,配置细节更贴心点,买就更舍得掏钱?其实也不全是价格因素。有时候,品牌的人设和信任度也会起作用。深蓝现在说白了,就是个实验品。反正,市场的反应告诉你,用户不怎么买账。
说到这里,我还琢磨过一个问题:深蓝什么时候会考虑自救?很多人都建议降价,但这事难。官降60000元?弄不好,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你觉得,深蓝要是改走价格战路线,有希望么?还是说,品牌养成才是硬道理?真要真金白银地拼价格,我估算,百公里的成本,差不多在0.7元到1元左右,降价到一定程度,利润线就快被踩扁了。
市场有它的逻辑。即使你觉得某个车配置不错、颜值还行,用户最终还是会问:买它值不值?比如我朋友开车就会很在意维护成本——他觉得油耗、电池寿命、保值率才是硬指标。至于保值率,据我粗算,一辆车五年后,价值可能只剩下原来的50%不到。而且,现在二手市场的变化,又让很多新车变现的难度变大。
对了,我还真没想过,为什么深蓝从一开始就走低调路线?公司内部的定位是不是有点偏?他们一边想高端,一边又不得不降价拼市场份额,这心太杂。做理性分析,会发现:只要深蓝搞点爆款车型,制造点话题,还是有机会的。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靠二次降价能解决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话说回来,市场就是风云变幻的。谁知道未来会怎样?一辆车的命运,或许只是市场上一瞬间的反应。想不想到下一辆爆款,其实和你投的广告费、研发的创新、用户体验的细致打磨都有关。
你说,深蓝会不会有一天觉得卖得差就算了,守住那点市场就好?还是会继续拼命折腾?我倒觉得,未来可能还得看他们对用户的理解有没有跟上。或者,谁会告诉我,厂家到底是靠价格还是品质打天下的?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