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榜单刚刷出来那会儿,我正琢磨着怎么给比亚迪写一篇例行公事的封神稿,毕竟一个月卖出去快四十万辆车,这数据扔出来,能把人砸晕。结果呢?长安那串数字,“啪”一下,跟巴掌似的就糊我脸上了。真不是我夸张,那个瞬间,我感觉整个新能源汽车圈的剧本都被人偷偷换掉了。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你知道几年前的长安在新能源领域是个什么形象吗?就跟咱们班里那种最没存在感的同学一样,闷头坐在角落,不声不响,你甚至都记不住他长啥样。那时候牌桌上坐着的,一边是特斯拉这个金发碧眼的“外来户”,另一边就是比亚迪这个从电池堆里爬出来的“理工男”,俩人眼神里都是戏。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在旁边端茶倒水的“小透明”,一转眼就把桌子给掀了。
单月新能源销量冲破10万大关,同比增长87%。这数字,我看了三遍,生怕自己眼花了。这已经不是什么“进步神速”能形容的了,这简直是有人在背后给他开了“倍速外挂”。尤其是那个叫“启源”的新牌子,一个月卖了4万多,旗下的Q07一款车就贡献了一万多。我当时就想,这世界变化太快,快得让人有点跟不上趟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但有车企会冷不丁地给你送来一份“惊吓”。
这种草根逆袭的剧本,放网文里都得被读者嫌老套,可它就这么硬生生地在2025年的汽车圈上演了,你说气不气人。当然,肯定有人会撇撇嘴,说这不就是仗着便宜搞价格战嘛,low。这话要是放前几年,我可能还点点头。可你别忘了,这年头,“内卷”都快成褒义词了。能把价格实实在在地打下来,让普通人也能摸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配置,这本身就是一种掀桌子的技术活儿。长安启源Q07这车,没讲什么情怀,也没吹什么遥遥领先,它的逻辑简单到近乎粗暴:别人有的我都有,还比别人便宜。这套打法,简直就是汽车界的“拼多多”,直戳要害。
你以为长安这就把底牌打完了?人家后面还藏着A06和新Q05呢。这就好比你在跟人打牌,你以为他手里就剩张3了,结果他狞笑一声,从背后掏出个王炸,问你“惊喜不惊喜”。
再看看吉利,稳如老狗。一个月16.5万辆新能源,同比增长也超过80%。吉利这哥们儿,一直给我一种感觉,就是那种门门功课都85分的“好学生”,挑不出大毛病,但也少了点让人拍案叫绝的“野性”。旗下的银河品牌现在是顶梁柱,银河星愿这车在A0级小车市场也算是一霸。但在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修罗场里,“稳”有时候也意味着离“赢”还差一口气。当别人都在玩命冲刺的时候,你匀速前进,其实就已经落后了。
说到这儿,那个被榜单“开除”的特斯拉就更有意思了。一句轻描淡写的“除特斯拉外”,简直是神来之笔。为啥?是他考砸了没脸见人,还是压根就没把这场“月考”放在眼里?我猜是后者。国内这帮新势力,恨不得天天公布销量,跟直播带货似的,生怕市场忘了自己。特斯拉呢?人家按季度发财报,一副“你们聊,我先去趟火星”的姿态。这就是格局的差距,也是战略的傲慢。
所以啊,九月这张榜单,你把它当成一份销售报表看,那就太浅了。你得把它当成一幅江湖风云图来看。图里有巨头比亚迪的泰山压顶,也有黑马长安的千里奔袭;有稳健派吉利的步步为营,更有域外高手特斯拉的冷眼旁观。这盘棋,热闹到这个份上,才刚刚进入中局。
比亚迪这艘航母会不会撞上冰山?长安这把火究竟是燎原之火还是虚火?谁也说不准。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在这场牌局里,没有谁能永远坐在庄家的位置上。我甚至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个月的榜单了,不知道又会有哪个“小透明”跳出来,给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上演一出好戏。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