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问界、零跑增程车2024圈层撕裂:骂归骂,买还是得买?
韩杰今年的换车故事在朋友圈成了小型“脱口秀”。五年前,他那辆油车陪着他熬过堵城北京的四季冷暖,春节前还嘴硬发文嘲讽增程,“伪新能源”,转头春天刚冒头就把新阿维塔12增程版提回了家。朋友聚会时被调侃打脸,他只憨笑,说自己这次是“真香定律”活教材。
韩杰并不是第一个从质疑到入坑的人。他最初抗拒增程,是觉得背着油箱装电池太鸡肋。可当家里有补贴政策能薅,又想着以后带娃自驾游别因为纯电续航焦虑影响心情,再加上智能化体验越来越顺手——那些原本吐槽的话也慢慢变成了对生活妥协的一种幽默。“补贴不拿白不拿,开出去安静平顺,还能随时切换模式,这种折中反倒适合我这种优柔寡断星人。”
身边不少朋友也是类似路线:嘴上嫌弃,但试过一次后很难再彻底否定。有位老同事去年才跟我说,“现在市区通勤都用电,周末带孩子去郊区直接加油走人,不用看充电桩脸色。”他那台问界新M5,每个月充两三次电,加一次油足够应付临时长途出行。以前担心冬天掉续航,现在干脆把它当双保险用。
李云月三年前满怀期待地入手小鹏P7,那时候她觉得纯电就是未来。但北方冬天一来,她发现每趟出门都要精打细算剩余里程和附近充电站位置,有几次差点在高速服务区冻成冰棍。从那之后,她开始犹豫是不是该退回燃油阵营,可又舍不得纯电脚感和智能座舱。今年终于咬牙置换为问界新M5,用她的话说:“日常下班就是一台大号‘共享单车’,偶尔跑远路就当传统SUV使唤,两边都沾点好处。”
但理想与现实总有落差。我身边不少刚提理想L9或者深蓝L07的朋友,都曾信誓旦旦说“可油可电无焦虑”,结果半年下来基本变成“能插就插,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汽油”。蔡思齐第一次带全家自驾返乡,高速上没抢到快充,只好一路烧汽油发电,到终点一算账,比之前开的老帕萨特还费钱。这种矛盾感很普遍:既怕排队等桩浪费时间,也怕高频馈电导致养护成本上涨。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社区论坛里经常刷到各种真实体验帖,比如有人晒自己一年只加两箱汽油,还有人吐槽夏天空调全开情况下纯电脚感虽爽,但遇见极端天气或高速巡航,总免不了盯着表盘琢磨下一步怎么补能。有些老司机甚至会专门记录每百公里综合成本,把保养、保险、新能源政策优惠全算进去,然后和同级别燃油SUV做横向对比——结果往往是数据各执一词,但绝大多数最后还是认准了一条原则:“省心比省钱重要。”
近几年,大厂们不断推“大电池小油箱”方案,比如阿维塔12、深蓝L07等车型已经实现十分钟快充280公里,让城市通勤完全靠纯电脚踏实地。而像宁德时代推出的新型骁遥超级混动专属动力包,也让不少原本摇摆不定的人重新考虑起这个技术路线。不少主流品牌开始加入战局,新玩家涌现,各类配置参数越卷越狠——消费者选购的时候反而更迷茫。
还有个值得聊的小细节,我一个做二手车评估师的哥们最近告诉我,今年进场收理想ONE或者早期零跑C11这种主力增程车型明显多起来。一方面说明用户基数扩大,一方面也暴露部分早期产品存在保值率波动问题。有些客户反馈,如果平时主要靠市政公共桩补能,经常碰见占位、不通、不稳定等情况,就容易产生新的使用焦虑。而且维修保养环节,多数4S店虽然宣传“三年免费基础保养”,但涉及动力系统混合结构后,小毛病检测周期延长,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增加了决策难度。
行业圈子里还有个流传挺广的小梗:“你以为买的是双保险,其实可能是双重烦恼。”这话听起来刻薄,却道出了很多人的纠结心理。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坦言,如果没有私家固定停车位或者独立安装条件,仅靠外部公共资源,很难真正享受到官方宣传里的低成本优势。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实际场景下的体验,而不仅仅盯着纸面参数和厂家演示视频里的美好画面。
不过,从销量曲线来看,无论争议如何拉扯,2024年中国市场上的理想、问界、零跑这些以增成为主力的新势力依然牢牢霸占榜首。大家明知道它不是完美解法,却依旧愿意花钱投票,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家庭购车需求极其复杂,要兼顾政策红利、省心便利、自驾乐趣以及智能科技……只有像这样折中的产品形态才能最大程度满足不同阶段、多样化诉求。这一点,在韩杰最终放下偏见选择阿维塔12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直言,“谁年轻时候没立过flag?真到了关键节点,还得服软。”
至于未来五年会不会被淘汰?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关键取决于技术突破速度。如果哪一天城市快充网络真的做到跟加气一样便捷可靠,大容量高密度动力包进一步降本提效,那时候或许连顽固派都会考虑全面转向。不过目前来看,只要中国人的生活半径还这么大,需要兼顾短途上下班与假期跨省探亲这样的复杂需求,可切换属性强烈的产品一定不会轻易退出舞台。只是,到底是哪一家能够笑到还真不好提前下注。
写完这些,我突然想到前几天楼下邻居搬家的场景,一辆崭新的深蓝L07停在院子中央,小孩蹦蹦跳跳帮爸妈搬东西。我忍不住凑过去瞄了一眼仪表盘显示屏,上面清楚标注着当前剩余续航、电量百分比,以及备用燃料状态。这画面对我比任何广告语都有说服力——毕竟生活永远比争论来得具体,也更需要一点灵活空间留给将来的选择权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