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欲建汽车界安卓生态

想象一下: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遭遇前方障碍,时速120公里下,制动距离直接缩短7米——这7米,可能意味着避免一场严重事故的关键距离。这个真实的性能跃升,来自理想汽车开源的整车操作系统“星环OS”。当多数人还在关注车机屏幕多大、语音助手多灵敏时,理想却把目光投向了更底层、更核心的“汽车大脑”,并选择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全球首个开源整车操作系统。

---

一、为何造车新势力要“拆掉围墙”?芯片荒逼出的技术革命

2020年,全球汽车业遭遇“芯片荒”,一颗车规级MCU芯片的交付周期从1个月拉长到6个月,价格暴涨5-10倍。更让车企头疼的是:传统闭源操作系统(如AUTOSAR)适配新芯片需耗时半年,期间产线可能停滞,损失动辄百亿。时任理想汽车CEO的李想直言:“闭源系统像一道墙,锁死了我们的供应链弹性。”

面对困局,理想选择“破墙自研”:

- 投入超10亿元,组建200人团队,历时4年研发;

- 目标明确:将芯片适配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4周,支持全球主流车用芯片架构;

李想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欲建汽车界安卓生态-有驾

- 结果惊人:2024年,星环OS量产上车,适配英飞凌、地平线、芯驰等国内外芯片,甚至开源RISC-V架构。

这场始于“自救”的技术攻坚,意外为中国汽车行业打开了一扇门。

---

二、星环OS强在哪?四个数字看懂“汽车安卓”的硬实力

星环OS并非简单的车机系统,而是整车级的“神经系统”,涵盖车控、智驾、通信三大核心模块。其技术突破可用四个关键数字概括:

1. 1倍提速+5倍稳控

李想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欲建汽车界安卓生态-有驾

通过全局调度摄像头、算力芯片、悬架等模块,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融合,系统响应速度比传统方案快1倍,稳定性提升5倍。这意味着更灵敏的自动紧急转向(AES)、更精准的魔毯空气悬架调节(车身控制精度+73%)。

2. 4周极速适配

软硬件解耦设计,让芯片适配周期从行业平均的3-6个月缩短至4周,支持英伟达、地平线等7类主流芯片。车企从此告别“芯片绑定操作系统”的被动局面。

3. 30%资源节省

自研虚拟化技术实现AI算力共享,存储资源占用降低30%,传感器延迟减少90%。李想透露:“这套系统每年为理想节省几十亿物料成本,最终让消费者买到更实惠的车”。

4. 4倍安全加固

李想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欲建汽车界安卓生态-有驾

构建“云端-车端-控制器”三层防护,采用软硬件协同加密,签名验签速度提升4倍,彻底隔绝数据泄露风险。

---

三、开源不是“乌托邦”:理想如何构建汽车界的创新共同体?

开源消息一出,质疑随之而来:“车企真愿共享核心技术?”“会不会变相控制生态?”理想用行动回应:

- 彻底开放:2025年4月23日开源RTOS内核,6月30日开放智能车控系统,7月释放智驾基础平台;

- 0商业捆绑:采用Apache开源协议,不收授权费、不控制用户数据、不强制反哺代码;

李想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欲建汽车界安卓生态-有驾

- 生态愿景: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目标每年为行业节省100-200亿重复研发投入。

理想CTO谢炎对此比喻:“我们希望成为汽车圈的DeepSeek——开放技术权重,推动行业集体进化”。正如安卓通过开源重塑手机生态,星环OS的野心是成为智能汽车的“创新基座”。

---

四、从“缺芯少魂”到技术输出:中国汽车的“软实力”突围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产业苦于“缺芯少魂”——芯片受制于人,操作系统更被欧美巨头垄断。而星环OS的开源,标志着三大转变:

1. 技术自主:蔚来Sky OS、华为鸿蒙、理想星环OS形成中国整车操作系统“三驾马车”;

李想宣布开源自研整车操作系统,欲建汽车界安卓生态-有驾

2. 成本破局:打破AUTOSAR高授权费模式,中小车企也能用顶级系统;

3. 标准定义:中国首次有机会主导智能汽车OS全球标准。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当理想开源的不只是代码,更是一种生态规则,中国汽车从‘技术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战役,才真正打响”。

---

结语:一场始于“自救”、终于“普惠”的技术长征

回头看,星环OS的诞生始于芯片荒下的绝地求生,但其终极目标远不止于此。通过开源,理想将一套“性能更强、成本更低、生态更活”的汽车操作系统,变为行业公共资产。这种“开放共赢”的逻辑,正是安卓成功推动智能手机普及的核心密码。

正如李想所说:“封闭只能放大系数,开源才能放大基数”。当更多车企、开发者、供应商加入这场创新实验,中国智能汽车真正的“星辰大海”,或许才刚刚启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