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英国的捷豹路虎最近可真是经历了一场风波——先是因为黑客攻击,整整停工了一个多月,现在终于准备分阶段重启生产了。说实话我对这些大车企的情况虽然平时关注不多,但这次事情闹得挺大,真让我忍不住一边嘀咕“高科技多风险”,一边又想起一些自己接触过的相关事儿。
就说停工这个事吧,朋友老张的表弟就是捷豹路虎在英国的工厂员工。他们原来在厂里一周生产大概1000辆车,结果从8月底黑客入侵公司网络开始,工厂直接就停了,张表弟也被要求居家待命。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一停就超三周——据说这已经是英国车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网络攻击带来的停产影响了,公司自己的全球生产线也全都陷入了瘫痪。你想这一停,光生产线上的3万人停了工,供应链的公司连带着10万人工作的节奏被打乱,对英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简直没法用具体数字量化。
回头去看这次重启,捷豹路虎说他们会先从发动机制造中心和电池组装中心开始,位于西米德兰兹郡,然后员工还会陆续回到生产厂包括冲压业务这些关键岗位。这些地方听着挺专业,但其实也不过是让大车“动起来”的核心地段,像西米德兰兹郡的那几个工厂,不光造零件,直接生产线比如路虎揽胜和揽胜运动版的工序,也都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这个黑客攻击造成的还没完全散去的阴霾。这次事件直接让捷豹路虎每周损失5000万英镑,为了补救,公司不得不加快推行融资计划,还得靠英国政府给他们提供15亿英镑贷款担保撑过去。聊着聊着,脑子里闪过:“高科技,也真是双刃剑。”厂里那么多人平日里依赖信息化网络工作,结果一旦系统瘫了,所有生产链立马断,经济损失就像滚雪球。
这也让我想到另外一个英国车企雷诺,他们竟然在几乎同时期也遭遇了类似的黑客麻烦,不过跟捷豹路虎不太一样,雷诺遭的是客户数据泄露。据了解,黑客攻击的是雷诺合作的一家第三方服务商,泄露的客户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甚至车辆登记信息,虽不涉及密码和财务数据,但还是挺让人捏把汗的。听雷诺的官方声明说,崩溃的窗口接口已经完全封锁了,并特别提醒客户防备次生诈骗行为。想想这都跟大家息息相关,如果猛然接到啥电话问个人信息,别因为觉得自己没买车就掉以轻心,谁知道会不会牵连到别的数据?
雷诺的应对措施倒是挺迅速的,光是他们组建的处理团队里,啥技术专家啊、法务人员都齐了。技术人员负责全系统扫描漏洞,法务的角色呢则很贴心,专门盯着和客户沟通细节,同时也及时向相关监管机构报备。这一通操作标准流程走得相当到位,把泄露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再聊远一点,其实不只是英国车企,这几年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安全事件还真是不稀奇。像丰田汽车、大众汽车、日产这些大牌也都曾因系统错误或黑客攻击,导致客户信息大规模泄露。听讲有时候别说上百万人的隐私,连车子的实时位置数据都可能会暴露,想想真是没隐私可言。
有位安全领域的业内人士就提到,许多车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数据的资产保护要么手段缺乏,要么机制不严谨,导致漏洞频发。这种风险不只是来自“外来入侵”,还有内部数据管理松散造成的潜在威胁。车企要是思维转变不过来,真得不断踩雷。
聊到这里,我倒是想起一件和话题有点关联的小插曲。前阵子,邻居小赵买了台国内某品牌的电动车,结果有一天导航突然自动弹出陌生地点的访问记录,把他吓了个不轻。后来跟客服核对后,发现可能是后台智能数据分析“误判”,但再往深一点想,小赵都开始琢磨“究竟系统是不是安全的”。
总之吧,这些既高端又让人不安心的技术,虽然带来便利,但它也迫使我们得提高警惕,不管是企业责任还是个人防范二者都得做好。不说别的,至少少了连环麻烦,大家的生活才能更安心,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