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夫救了蛇,蛇却想当主人
这个故事我们都听过。一个快冻死的家伙,被你好心救活了,缓过劲来第一件事,就是想霸占你的房子。安世半导体,就是那条濒临破产的蛇。2019年的时候,它奄奄一息,是中资闻泰科技花了三百多亿,像个老农一样把它揣进怀里,给钱给资源给市场,才让它活了过来。
短短五年,这条蛇长得油光水滑,营收147亿,成了全球车规芯片的狠角色。它靠着中国这个“温室”,不仅活了,还活得相当滋润。欧洲近半数的车企,上百个航空航天领域的公司,都指着它吃饭。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个双赢的故事。农夫得到了一个能下金蛋的伙伴,蛇也找到了长期饭票。但故事的走向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具讽刺意味。荷兰,作为这条蛇名义上的“老家”,看着蛇长壮了,就觉得这蛇应该是自己的。于是,联合几个邻居,趁着农夫不注意,直接把蛇给抢了。
他们说农夫心怀不轨,会威胁到整个村子的安全。这逻辑就很奇怪了,当初蛇快死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出来讲安全?现在蛇能下金蛋了,安全问题就突然变得至关重要了。
二、蛇是抢走了,但它只听懂农夫的话
这场抢夺最精彩的部分,不是荷兰搬出半个世纪前的法律,也不是德国部长那句“明智”的捧场。最精彩的是,他们发现抢回来的蛇,不听使唤。
他们以为控制了安世的总部,就控制了一切。这是典型的20世纪管理思维,以为大脑能单方面命令身体。但他们忘了,这条蛇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甚至肌肉记忆,都是在农夫家里长成的。它70%的活儿在中国干,关键的“食物”要靠中国喂,拉出来的“金蛋”也主要卖给中国的客户。
荷兰现在就像一个黑客,盗了别人的社交账号,却发现这个账号绑定的手机号、邮箱、支付方式全都是原主人的。他能做的,只是登录上去看看,什么都改不了。他甚至不能发动态,因为粉丝只认原主人。
中国商务部禁止特定元器件出口,就像农夫停止了喂食。安世中国宣布人民币结算,就像这条蛇自己换了一套神经系统,直接绕开了那个被抢走的“大脑”。荷兰费了半天劲,最后手里只剩一个空壳,一个标本。一把没有子弹的枪,用来吓唬人或许还行,真要上战场,就是个笑话。
三、咬错了人,毒液流回自己身上
农夫与蛇的故事里,蛇咬了农夫,农夫就死了。但现实不是寓言。现实是,这条蛇咬错了对象,一口下去,咬到了高压线上。
荷兰的“雷霆手段”,直接电击了欧洲自己的汽车工业。宝马、大众的生产线等着芯片开工,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等着奶喝。现在奶被你自己打翻了,孩子饿得直哭。16家车企联名警告,这就是孩子们在集体抗议。
更要命的是,农夫手里还有蛇的“解药”——稀土。全球高纯度稀土的主供国是谁?不言而喻。半导体生产离不开这东西,一旦农夫把这味药给断了,那不只是安世生产线要停摆,整个欧洲的半导体产业都得跟着打摆子。
所以,德国经济部长那句“非常明智”,现在听起来就像一个站在着火的粮仓边上,称赞放火的人“干得漂亮”的傻子。他可能觉得火烧旺了很壮观,却忘了自己晚上也要靠这里的粮食吃饭。
政客们沉迷于地缘政治的宏大叙事,却对超市里鸡蛋涨价几毛钱都毫无概念。他们关心的是版图上的颜色,而不是工人银行账户里的余额。
四、别总想当棋手,有时你只是棋子
回头看,这件事的本质,不是欧洲多有远见,也不是他们多有胆魄。而是他们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高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以为自己是和中美对弈的棋手,但实际上,他们更像是美国用来过河的“卒子”。
美国的目标很明确:打断中国产业升级的势头,同时吸走欧洲的工业老本。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怂恿欧洲自断臂膀,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一招。欧洲的政客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和“价值”,积极地配合了这场演出。
代价呢?代价就是欧洲的制造业根基被动摇,自己的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信誉破产。飞利浦、壳牌这些欧洲巨头,在中国的市场还做不做了?以后谁还敢放心地在欧洲投资?
这场闹剧给所有人的一个教训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是相互的,依赖也是双向的。想靠行政命令搞“物理隔绝”,就像想用筛子去装水。你或许能得到一瞬间的拥有感,但最终什么也留不住。
那么问题来了,当欧洲车企的停产潮真的来临时,第一个出来道歉的会是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