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瞅见“16天,10000台”这码事儿,我愣是杵那儿半天。这可不是赶大集,这是动不动就掏空你钱包的座驾啊。零跑B10这波操作,刷新了记录,听着挺飒,但更挠人心的是:现在大伙儿置办家当,到底图个啥?
零跑撂下话了,他们玩的是“技术平权”,要把顶配伺候变成街坊标配。这嗑儿听着耳熟,这年头,各行各业都在鼓吹“亲民路线”,可真能兑现的又有几家呢?
往回倒腾,瞅瞅这1万台的底细,高配车型占了九成五,过半数点了激光雷达的卯。这数据有门道,它摆明了消费者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不是一味儿冲着“白菜价”去的。大伙儿稀罕的,是能实打实改善生活品质的玩意儿。与其说是“价格搅局者”,不如说是摸准了消费者的痒点。
当然,也有人嘀咕,这不就是又一场参数堆砌赛吗?激光雷达、骁龙芯片、长程续航…攒配置谁还不会?关键是,攒完以后价码呢?零跑B10的12万级标价,才是它真正的“杀手锏”。
可话说回来,汽车这物件,光有配置撑腰还差点意思。安生、品控、售后,哪一样掉链子都闹心。零跑又是“零醛”认证,又是“热舒适之星”,又是“六维电安”,恨不得把奖状贴满全身。瞅这架势,他们是想撸平消费者的疑虑,让大伙儿放心:我这车,不光配置硬,还皮实。
只不过,这些“背书”真能完全代表质地吗?这怕是还得交给时间老人的掂量。毕竟,汽车不像手机,一年半载就换茬儿。它驮着一家老小的出行安危,容不得丁点儿闪失。
其实,咱中国新能源汽车这池子水现在搅得浑,各家都在卷技术、卷身价、卷服务。零跑能蹚出一条道儿,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但也得瞧见,列位看官也不是吃素的。
不光如此,零跑还想劈波斩浪,去欧陆,去列国。心气儿是足的,可海外市场的道行更深,龙争虎斗也更白热化。文化隔阂、政策条文、用户习性…桩桩件件都是考校。
当我们瞩目零跑B10的“万台下线”时,除了啧啧称奇它的速度,更该掂量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到底该奔哪个方向去?是接着卷配置、卷价码,还是该沉下心来,扎扎实实提振技术功底和品牌价值?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有更多更好的选项,总归是好事。但愿零跑们,能真格儿地把“技术平权”落到实处,让大伙儿花更少的银子,享受到更舒坦的出行体验。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幸福可量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