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米 YU7 于 6 月 26 日晚正式发布并开启抢购以来,其市场热度持续飙升,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迅速成为汽车市场焦点。然而,伴随这股抢购热潮而来的,是二手车市场上令人咋舌的价格乱象 —— 黄牛大量囤货,致使小米 YU7 的二手价格被大幅推高。
小米 YU7 作为小米汽车旗下一款备受瞩目的车型,发布当晚便成绩斐然。官方数据显示,该车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1 小时突破 28.9 万台,开售 18 小时锁单量已突破 24 万台。如此惊人的销售数据,不仅彰显出消费者对小米 YU7 的强烈青睐,也让小米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面对如此庞大的订单量,小米汽车的产能一时难以完全满足,导致车辆交付周期较长。据小米 App 订单交付周期显示,标准版锁单后最快 53 - 56 周交付(约 13 个月);Pro 版锁单后最快 48 - 51 周交付(约 12 个月);Max 版锁单后最快 33 - 36 周交付(约 8 个月)。漫长的等待时间,让不少急于提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却也给了黄牛可乘之机。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二手平台上涌现出大量小米 YU7 的车源信息。据懂车帝数据,目前全国在售的二手 YU7 车源已超 80 台,挂牌价普遍在 35 万至 39 万元之间,远高于其新车 25.35 - 32.99 万元的售价区间。一位二手车商表示:“这辆钛金属色 MAX 版本的小米 YU7,选装了部分套件,我加价收来成本差不多 36 万,现在卖 37 万,加价约 1 万元,利润也就这么多。” 另一位车商称:“鎏金粉颜色稀有,这款车我卖 37.8 万元,比原价贵了 1.6 万元。客户如果不想等大半年的交付周期,就愿意加 1 万多买现车,对他们来说时间比钱更重要。”
这些在二手市场流通的小米 YU7,大多为 Max 版本,虽然定价有高有低,但从各地车商报价来看,基本都是在原有配置上加价 1 - 2 万,且都是百公里以内的准新车。经了解,这些准新车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部分专业车商在发布会当天便抢订了首批现车,车辆交付后立即加价转手;二是二手车商从首批车主手中溢价收购后再次加价出售,层层加价直接推高了二手小米 YU7 的价格。
早在小米 YU7 开售后,二手交易平台就已涌出大量 “转让订单”。有网友吐槽抢单时遭遇卡顿,怀疑有黄牛介入。闲鱼上,全国范围内的小米 YU7 转让订单随处可见,发帖者挂出的价格从 5000 元到上万元不等,而 5000 元正是小米 YU7 的下定金额。有发帖者表示已锁单,大概年底能提车,若他人想要这个名额,需在 5000 元定金基础上再付 4000 元 “转单费用”。当被问及如何 “转让” 以及变更信息是否会使 “新车” 变 “二手车” 时,对方未作回复。此前小米官方购车协议曾提到,所更换车辆登记人为原车辆主体的父母、子女、配偶,类似 “加钱转单” 操作并非首次出现。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阅指出,伪造假结婚证变更购车人信息、过户等行为,涉及民事和刑事双重法律风险。然而,在高额利润驱使下,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小米 YU7 限时改配活动结束后,7 月 8 日小米汽车 App 最新预测显示,YU7 标准版交付周期为 59 - 62 周;YU7 Pro 版交付周期为 53 - 56 周;YU7 Max 版交付周期为 45 - 48 周,交付周期进一步延长。交付周期拉长,为黄牛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加价倒卖现象愈发猖獗。
小米 YU7 销售火爆本是喜事,但黄牛肆意推高二手价格的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一乱象,小米汽车及相关监管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黄牛倒卖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购车权益。同时,小米汽车也需加快产能提升,缩短交付周期,从根源上缓解供需矛盾,让消费者能够早日顺利提车。
全部评论 (0)